.

书海听涛丨北京科举遗存之顺天府学

北京是五朝古都,也是科举最高级别考试之地,期间诞生了约二百五十名状元,近五万名进士,与之相关的许多文物古迹遗存被保存下来,诸如太和殿、箭楼、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贡院、府学及科举名人胡同、故居、祠堂等等。这些科举遗存是科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为人们了解北京地区的科举制度和文化提供了更全面的维度和视角。

顺天府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5号,是明、清两代顺天府府属学校和文庙。府学胡同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繁华地段,东西走向,胡同外车水马龙,胡同内古朴幽静,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顺天府学

顺天府学文脉溯源 

顺天府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元末,其前身为元代所建的寺庙报恩寺。据《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五载:“顺天府学,故报恩寺也。元末有僧游湘潭,募造报恩寺,尚未安像。明师下燕,戎士卒毋得入孔圣庙。僧仓皇借宣圣木主置殿中,后不敢去,遂以为学。”这段历史在近年出土的顺天府学石碑中得到了印证。《重修顺天文庙碑》载:“顺天府庠文庙在郡之东南教忠坊右。元末,僧人募修报恩寺,未列像,适明兵定燕都,下令勿得擅入孔圣庙,僧人借孔子木主,设焉,是为大兴县学,永乐时改为府学。”可见,明初统治者对先圣孔子的崇拜及对教育的重视。

明洪武初,在教忠坊元太和观旧址建大兴县学,国子监为府学。明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仍以府学为国子监,因以大兴县学为府学。自此五百年间,顺天府学成为北京的地方最高学府,直至清末。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渐衰落,清末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延续一千余年的科举制被废除,随之,为科举服务的旧式学堂也被新式学堂所代替。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宣布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顺天府学的东半部被改为“顺天府高等小学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小学之一。当时,学校规定设置九门课程:修身、读经讲义、中国文学、算术、格致、图画、音乐、体操,传统国学仍是规定科目。每周学生课时为36小时,学制三年,学生年龄为13-15岁左右。清光绪三十一年()学校更名为“左八旗小学堂”。中华民国十二年(),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年改为“北平市市立府学胡同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名“北京市三区第一中心小学”,年为“东城区第一中心小学”,后改为“府学胡同小学”,年称“继红小学”,年恢复今名。年,府学胡同小学开始扩建工程,扩建基本上依据清朝《顺天府志》所载的原貌进行。

顺天府学从旧式官学逐渐发展成为近现代学校,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式微,也见证了科举制度从鼎盛走向没落。六百余年沧桑变化,府学文脉生生不息。

院重府深物蕴精华

顺天府学作为庙学合一的官办儒学,遵循“左学右庙”之制。明清两代历经数次增建重修。现建筑遗存有大成殿、奎星阁以及数间配房及十二座石碑。

雍正《畿辅通志》载:“内建大成殿、两庑、神库、戟门、泮池、棂星门、明伦堂,进德、修业、时习、日新、崇术、立教六斋,尊经阁、敬一亭、文昌祠、奎星楼、庖舍、牲房、射圃、廪庾、会馔堂、左右斋舍及学官衙署,门外牌坊二额曰育贤,东西对峙。”根据文献及出土文物的记载,顺天府学建筑旧貌可以勾勒如下:

顺天府学古式建筑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即为顺天府学,府学西为学宫,东为文丞相祠,大门为三间中柱式,硬山顶大脊。两旁原为科房、文昌殿,已倾毁,现改建为三间勾连搭硬山房,用作教室。二门乃三间中柱式大门,硬山大脊顶。左右官厅、祠殿各三间,均为原址复建。仪门一间,上悬府学匾额,其内为正殿明伦堂,两侧为斋舍。“明伦”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堂后有崇圣祠、尊经阁,东西配置满汉教授、训导署第及其它祠庙,现均无存。明伦堂之东为魁星阁,据光绪《顺天府志》中顺天府学全图所绘,为六角二层楼阁,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照片为方形,年复建时选用六角形制。整组府学建筑中,仅有二门为原有建筑,大门及二门两侧官厅、祠堂为原址重建,其它建筑均为年新建之仿古建筑。府学和文庙前原有两座跨街木牌坊,内额题育贤,外额题育德,现亦无存。

大成殿

西路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正门棂星门三间,四柱三楼木牌坊式。棂星门后为泮池,池为椭圆形,按府学制度,池上架石桥三座。两旁为乡贤、名宦祠,各为硬山房三间,灰色筒瓦带脊。再北为大成门,中柱大门三间,灰瓦绿琉璃剪边歇山顶,三踩单昂斗拱,旋子彩画。正殿为大成殿,五间庑殿顶,灰瓦绿琉璃剪边,有花心。斗拱三踩单昂,旋子彩画,中间三间为隔扇,梢间为槛窗。殿前东西庑为五间悬山,用一斗三升斗拱。此组建筑中之大成殿为清初遗构,乡贤、名宦祠为原状修复,其它建筑均为年在原址上复建。

棂星门顺天府学全图

文天祥祠原为顺天府学堂的一部分,明清两代专门开辟出来用于祭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帝京景物略》卷一记载:“今顺天府学,因宋丞相义尽之柴市,祠丞相学宫中,曰‘教忠坊’。丞相,庐陵人。庐陵人祠丞相学宫外,曰‘怀忠会馆’。教忠,长上志;怀忠,臣子志也。洪武九年,北平按察使司副使刘崧,始请建祠。永乐六年,太常寺博士刘履节奉命正祀典,始春秋祭于有司。”据此可知,文丞相祠始建于洪武九年(),永乐六年()被列入祀典,春秋致祭。万历朝自府学之右迁于府学左侧。后屡有重修,占地面积平方米,现存建筑有牌楼式大门一间、正殿三间、享堂三间。大门为灰筒瓦悬山调大脊,旋子彩画,门前一对抱鼓石,两侧有八字屏墙,门楣内外正中各悬一匾,门外匾额书“文丞相祠”,门内匾额书“浩然之气”。大门与正殿间的院落中央立有文天祥画像碑。正殿为灰筒瓦硬山调大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彻上明造。享堂为灰筒瓦悬山箍头脊,享堂檐柱的侧脚、升起和平板枋等建筑为典型的明代风格。

堂前有枣树一株,相传为文天祥被囚禁时所植。《扬子江》一诗写到: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枣树树身向南倾斜,似乎这正暗合了文天祥心向南宋的坚定爱国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肝义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奋发图强。

文天祥祠正殿

原祠堂部分珍贵文物保留至今,如《云麾将军断碑记》碑、《宋文丞相传》碑,《宋丞相信国文公像》碑、《重修碑记》等珍贵石刻。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顺天府学宫碑

教化之行兴于学校

凡国之初兴,必重教育,正所谓“兴教化,正万民”。《后汉书》有载:“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国之兴,在于施政,政之兴,在于择人,人才的培养及选拔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明朝初建,改元大都为北平府。明洪武初,在元太和观旧地设立大兴县学。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顺天府,大兴县学升格为府学。正如《光绪顺天府志》卷六十一《经政志八》所载:“封建易为郡县,而学从以变。……京府之有学也,自元大定始。我朝崇尚正学,士非孔氏之书不敢读,以故人无异学,学无异政,志郡邑乘,似无须乎类叙。独顺天之学,为天下府州县学之冠,顺天之学治,则天下之学无不治,概从阙如,何以尊京师重首善也?”作为首善京师的顺天府学,必然不同于其他各省之府州之学,而应垂范天下之州府。这正是“教化之行,自首善京师始”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顺天府学自明永乐始,直到清末宪政改革废除各级府学、县学,一直都是北京的最高学府。在教化育人与学舍兴建方面可窥见一斑。《春明梦余录》卷五十五载:“明太祖初年,诏曰:惟致治在善俗,善俗视教化。教化行,虽闾阎可化为君子;教化废,中才不免于小人。近北方散乱,人鲜务学,其选太学诸生中年长优者往各郡分教,使人务学而兴材。”府学旧址出土的石碑记载着洪武二年明太祖颁布的诏书:“今后立学,休要祭祀,设科房,分教礼、乐、射、书、数”。提出要从才德兼备者中选充教谕和生员。永乐元年()礼部建言:今既设北京国子监,以顺天府学为之,革大兴、宛平二县学,而以大兴县学为顺天府学,其顺天府及二县生徒通经能文者令充北京国子监生,其余皆充顺天府学生。顺天府学及大兴、宛平二县生徒中学业优秀者可直接被保送入中央最高学府学习深造,这种通过学校选拔的方式是除了科举考试之外又一进入仕途的途径。

明清两朝,多次扩建重修顺天府学,体现了统治者对府学教育的重视。正如明正统十一年(),户部侍郎陈循在重修府学记中所言:“圣朝以唐、虞三代为法,学校先于京师,既建太学,储天下之英才,复设京学,育畿内之俊秀。……盖学制在四方者,府斋有四,州三,县二,而顺天府学其斋则再倍于县,盖过于四方府学,而倍于州学,其视府州县之学,尤在当先。”

数百年间,文教兴盛的顺天府学为政府培养和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六百余载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府学精神,激励着府学续写新的时代华章。(文/见世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