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近现代端午题材的绘画,傅抱石笔下的屈原让人印象深刻。在
傅抱石之女傅益瑶看来,这缘于她父亲的家国情怀与对中国文人精神的理解。
据悉,东京奥运会执行委员会日前公布了奥运文化支援工程名单,傅益瑶的日本祭主题画展入选。
将在日本举行的
“傅益瑶日本祭绘画作品大展”共展出傅益瑶20多年来创作的日本节庆主题绘画近百幅,其中也包括表达中国传统节日的作品《端午颂》,借鉴了乐府体诗歌的叙事手法,表现了从屈原发端,到丢粽子、划龙舟、涂雄黄等端午场景,全景式呈现了端午节庆丰富的内容。
说到端午,傅抱石所创作的屈原形象深入人心,也有学者认为傅抱石的《屈原》和横山大观有些许联系。
事实上,傅抱石的楚辞系列创作与郭沫若启发有一定关系,据相关记载,抗战时期二人都住在重庆金刚坡下,交往甚密。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对峙阶段,郭沫若为了鼓舞民众的抗战信心,创作出五幕历史剧《屈原》,在重庆激起强烈反响。傅抱石深受鼓舞,提笔创作了壬午《屈原》。同年6月,傅抱石创作了《屈子行吟图》,郭沫若称这幅画和历史剧《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为此画赋诗,成为一时的美谈。《屈子行吟图》作于年,和之前的壬午《屈原》有同工之妙。画中屈原身着长袍,蓄发长髯,腰佩宝剑,缓步行吟于泽畔,神情低落,但右手正欲握宝剑之状,又显出一种坚韧不屈。人物以圆润、纤细、绵长的线条绘出,面部深情精确而生动,衣纹飘
逸,发须以散锋重墨画出。岸边杂草和水上波浪以“抱石皴”皴擦而成,一些杂草直接以中锋画出,力透纸背,充满动感。整体既反映出屈原在江边徘徊时的复杂情绪,亦折射出画家在战乱中的愤慨和忧虑。
横山大观《屈原》
傅抱石《屈原》
傅抱石《屈子图》(局部)
据傅益瑶回忆,她小时候对画画不太感兴趣,看看父亲画画,只是因为喜欢黏着他。“当时看父亲作画从来不看他画在纸上的内容,只看他画画的气象,所以成年后再看他笔下的画,就简单多了。”而就在傅益瑶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开始习文之路一个多月后,傅抱石就不幸去世。虽不曾得到具体指点,但是毕竟从小在父亲身边看他作画,耳濡目染,父亲对于绘画的一些精辟的论述依然深深印刻在傅益瑶心里,对她后来的绘画之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当时傅抱石总是说,“你肚子里没有‘文’,画什么画!”傅益瑶回忆说,在傅抱石看来,中国人的“文”含义很复杂。不仅仅是文章,或者文化,或者文学,它是这个宇宙存在的真理。有“文”就能治国,治天地。有“文”就能有爱,有“文”就能有慈悲。当然,学画画也是要以文为基础。她感叹道,很多年之后,尤其是在绘画的道路上风生水起,她渐渐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事实证明,爸爸当年让我习文的决定,对我的一生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傅抱石全家(年春节),第一排右二为傅抱石,第二排右一傅益瑶
具体到画画的技巧,傅益瑶说是大哥傅小石教她的。傅小石先教她画素描练习目测力,并告诉她父亲认为“画画需要天赋,也需要教育,但归根结底,还是天赋。”傅抱石有时看人出手就觉得这人在绘画上一辈子没出息。而有的人一看,就觉得“俏”,并认为扬州八怪并不是人人都技艺高超,但是人人都有点俏。并说”学王(王羲之)人人能活,学李(李北海)人人皆死,因为学不到那点灵光一闪。但灵光一定属于自己,而非人家给的。”
少年时的傅益瑶与父亲傅抱石
傅小石在指导傅益瑶绘画也提示她在洋火盒上画画、在方寸之间下笔构图。这练习了她再大的画都是从小洋火盒开始,即使画《端午颂》长达十几米的画亦是如此。在方寸之间的一个构图,对于画面的利弊(比如稳不稳),可以一目了然,瞬间做修改和变化,有全局观,知道取舍,画画时内心就立刻大了。画洋火盒成为了兄妹间的“私语”。而傅益瑶第一个日本民间祭的人物也是大哥傅小石教的。傅小石认为,即使能够把维纳斯石膏像画得惟妙惟肖的人,人物还是不会画。画人物,你首先得知道人是什么。人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传承于父亲傅抱石、大哥傅小石的一些本事,让傅益瑶一生受益。傅益瑶尝试着以画画和看爸爸的画,来替代真实生活中的不快。并在绘画世界中和哥哥交流,和父亲相会。
除了父亲和兄长外,傅益瑶还有一位老师——平山郁夫。年末,她赴日本留学,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公派赴日学习美术的留学生。当时她拜平山郁夫为师。在老师的指点下,傅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