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作为关乎国家战略和民生基础的重要产业,历来被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炼油化工的产能跃居世界前列,作为石油化工行业连接上下游产业和各生产工艺段非常重要的环节,油气罐区和管道在生产、转运、销售、进出口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达到万吨,LNG天然气储存能力达到亿方,各转运港口码头拥有各类储罐座,罐容超过一亿立方,其他各类油罐、化学品罐、中转罐数量不计其数。巨大的产业规模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技术需求。
当前不少企业对罐区疏于管理,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使之成为危化品行业重要的安全短板,作为重大危险源,一旦酿出事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整个行业亟待通过自动化升级、信息化引入、数字化管理,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全球工业正处在向智能化不断演进并深度融合的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已成为当前国内创新发展的主旋律。石油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以强化安全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新的目标,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逐渐迈入新阶段。
6月作为安全月,年安全月,广东、上海、山东、河北等地均不同程度出现了石油罐区、天然气储气设施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本次大会云集了60多位石油炼化、管道工程、天然气工程建设等领域专家,以油气储运智能化为主线,以推进油气安全升级为抓手,创造沟通交流契机,共论油气领域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好渠道桥梁作用,加强供需间横纵向合作,做好国内外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的汇聚服务,年6月30日-7月2日在常州市白金汉爵大酒店将举办“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化工储运罐区测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技术交流大会”并于同期举办“第三届智慧管道技术交流会”、第二届LNG储气设施自动化与安全研讨会。
同时,为更加深入的做好各专业关心的问题,大会还举办了自动化与仪器仪表、阀门执行机构、火灾防护救援、电气防雷防爆防静电、储罐检测与防腐蚀、罐区与管道的数字化、VOCs收集与治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双预防系统建设等专题会议,通过大会构建的交流平台,多角度深彻研讨油气罐区、油气管道的疑点难点问题,交流各单位关心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服务,扎实做好创驱助力服务。
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委会、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仓储物流行业委员会、中国化工流通协会仓储分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火防爆专委会、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学院、中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等多家社会组织联合举办.
在各单位的协同组织下,目前,来自国家能源局、SEI、洛阳(广州)院、寰球、中国五环、中石化安工院、南京港、洛阳石化、国家管网集团、赛鼎工程、浙石油、仪征化纤、海南炼化、中国特检院、中石油管道局、西气东输、东华工程、中海油、市政华北院、十四化建、秦华燃气集团、常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南油气分公司、神华等单位60多位专家出席大会,进行技术报告和专业技能分享.
同时,来自宁波工程公司、中化二建、中国昆仑、实华、寰球等油气领域20多家相关工程公司,扬子、金陵、京博、万华、中化泉州、亚通、浙石化、汇能、浙能集团等21家炼化企业,江阴华西、千红、中化扬州、宏川、钦州北海、中油泰富、李长荣、威华、恒基达鑫、海湾石油、易联能源等31家石化仓储公司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销售企业和分销公司,中海油、中石化10家天然气接收和经营公司,连云港、南京港、芜湖港、大连长兴港、烟台裕龙等10座港口转运码头以及15家下游化工企业报名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通过两轮的问题征集,有50项来自各单位提出的包含本质安全设计、双预防系统建设、无人化管理、定量装车、储罐防雷、自动计量技术、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问题将在大会期间得到解决。
在总结前三届会议优缺点的基础上,为更好将本次大会交流工作做到具体有效,大会组委会通过认真筛选并大力邀请八方、艾默生、中控、安特威、汉威科技、信诺海博、力诺、优稳、均友欣业、川仪、爵格、诺安智能、海康威视、中力防雷、正泰、永盛科技、复森、云湖新材料、优倍、辰竹、平和、陕西诺盈、上原石化、定华电子、培英化工等60余家国内外优秀的技术专利商到会,交流展示具体的石油化工罐区、管道解决方案,为油气罐区、管道的智能化、安全化落地提供对接服务。
本届大会通过组委会和各协同单位的共同努力,克服目前后疫情时期的不确信因素,向油气储运行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预计最终参会人数将达到人。
如果您也想参加本次大会请私信小编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