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北海海事法院围绕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海事司法职能作用,深化改革创新,锻造高素质海事司法队伍,以高水准审判质效服务和保障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件,结案件,结案率94.71%,涉案标的.24亿元。
去年,该院为积极应对疫情对审判执行工作的不利影响,及时出台《关于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强有力海事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强化18条服务措施,优化海事司法服务效果,全力服务和保障向海经济、航运经济、港口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云庭审”高效审理跨国海商海事纠纷
“本案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属于侵权纠纷,原告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选择适用中国法律,被告韩国公司同意适用中国法律。”年2月,北海海事法院运用“云庭审”系统审理一起涉外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涉外船舶碰撞案件不仅专业性极强,且证据多、案情复杂,当事人双方亦对船舶碰撞的责任比例划分、损失确定存在较大分歧。主审法官在开庭结束后并未机械判决,而是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年4月,“云庭审”再次开启,当事人在主审法官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同意并接受25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作为涉案碰撞事故(包括利息和费用)的全部和最终解决方案,该案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在原告某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诉被告某山茶花股份有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中,被告是巴拿马公司,涉案标的万元,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选择中国法律解决本案纠纷。作为一起典型的涉外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该案检验报告及专家辅助人意见多,案情复杂,且涉及的豆粕、豆油加工工艺等专业性强的问题,北海海事法院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后依法作出公正判决,为该案二审调解结案提供了坚实基础。
“远洋运输业是向海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远洋运输过程当中,船舶碰撞、货物运输代理合同、海上保险合同、多式联运合同等纠纷案件时有发生,亟需海事司法服务和保障。”北海海事法院院长唐海波介绍,该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外案件,打造优质对外司法窗口,年以来审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案件55件,涉案标的1.62亿元,涉及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越南、巴西、巴拿马、利比里亚等国家和地区。
北海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唐海波深入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走访调研。
海事司法保障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现代港口既是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审理好港口作业、码头建造等纠纷案件,对广西门户港建设意义重大。
北海海事法院在审理原告中交某工程有限公司与被告某港务有限公司码头建造合同纠纷一案中,原告诉称,其与被告于年3月27日签订《某散货码头水工工程施工合同》,暂定合同价款为万元。该工程于年12月4日完成交工验收,至年5月28日完成工程结算,双方当事人确认结算金额为万元。此后,被告单方面委托第三方对结算书进行了审核,年1月18日,第三方出具的《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竣工结算)》中确认合同结算额为万元。因被告至今仅支付工程款万元,拖欠工程款万元未付,原告诉至法院。
主办法官接到这起案件后,认真剖析案件细节,积极与案件当事人沟通,进一步了解案件细节及彼此的诉求,耐心释法说理,循序渐进引导当事人达成统一处理意见。最终,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共同确认案涉工程最终结算价为万元,被告已支付万元,拖欠工程款万元,被告承诺分期支付。至此,案件以调解结案。
在审理原告某航道局诉被告某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某石化码头有限公司航道、港口疏浚合同纠纷案中,涉案标的3.67亿元,案涉航道疏浚工程。主办法官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注重和谐解决纠纷,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沟通,达成和解协议,确认被告欠工程款3.15亿元,原告同意不计利息,在被告支付第一期欠款1.5亿后,原告撤诉,余下款项按约定时间另行支付。
这些案件是北海海事法院发挥海事司法职能服务保障广西重要门户港建设发展的缩影。
年以来,北海海事法院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