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北海就是北海人!”年疫情期间,北海市原市长的这番话,估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这也反映出北海市是一个包容的、有温暖的城市。
而在北海市最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首次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新北海人”。
规划中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户籍迁移手续,提高落户便利性。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强改善社会治理,将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纳入社区建设主体,为外来人口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和服务环境,增强各类“新北海人”对北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按照北海市的十四五规划,到年末,北海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都将达到万,而十三五末的时候,北海建成区的常住人口增加了20万,达到了万,也就是十年内,北海建成区常住人口将增加32万人。
相对于广西其他城市,北海市确实是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单是北方迁来的人口就不少。以及从广西其他城市到北海居住工作的也不少。
未来如何留住人,增加城区常住人口,壮大北海,这就要求北海市要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环境、工作机会等。这个时候,提出增强各类“新北海人”对北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北海市的城市发展,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北海市作为一个滨海宜居城市,自然的居住环境不言而喻了,但是光有良好的至生活环境是不够的,不然大家都跑去深山老林里居住了。
这几年,北海市在人居环境和服务环境确实下了狠功夫,比如医疗服务,开工医院异地搬迁、医院新院、医院医院的建设和改造,启动名医工程等。
在教育方面,启动“三三零”教育工程,相继建成和动工建设北海市十三中学、西北师范大学北海附中、海城区二小南珠校区等多所义务教育学校,解决更多孩子上学问题。
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完成了条背街小巷改造,让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建设改造向海大道、廉州湾大道、南珠大道等,大家出行更加便捷。
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建成了北海体育馆、北海博物馆、北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北海市新图书馆等。
人居环境方面,北海市大手笔改造提升银滩景区、建设冯家江滨海湿地公园、银滩西区绿道等。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日常休闲的地方越来越多。
当然,要想更多的人选择在北海居住生活,有稳定良好的工作尤为关键。没有工作,谈何生活呢?这几年北海的产业是越来越庞大,无论是高端服务业还是工业等,北海市都引进了众多大型产业项目。像惠科电子产业城、中国电子产业园、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信义玻璃、玖龙纸业、银基文旅项目等,都是上百亿的产业项目,这些项目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不过,北海想增加更多的新北海人的路还很长。毕竟相对于其他大城市,北海市各方面需要提升得还很多。
话说到最后,你愿意做新北海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