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之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济源古城,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析轵县北部置济源县,与轵县皆属河内郡。在此之前,济源的前身是轵县。
隋开皇二年(),隋文帝颁诏在古“四渎”之一济水源头修建济渎庙,为了方便和配合朝廷对济渎庙的祭祀,在十四年后设置济源县和修筑济源县城。
据清代《济源县志》记载,济源古城呈长方形、周长五里二百五十步,墙高二丈五尺,宽二丈,池深一丈,阔二丈五尺。隋开皇十六年()建,明景泰四年()知县李珩增筑,明成化十九年()重修,崇祯十一年知县卢时升以砖石,清代时有修葺,民国四年()邑会史补修“民国以来设城工局,城墙有塌即筑,城垛有缺即补,四周雉堞整齐”。
城制四门,南、北、西皆正向,独东门辟向东北隅,似北门。县署在城中宣华街正北,隋开皇十六年()、明洪武十年()重修,嘉靖年间知县李资元复加修葺,明末焚毁,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尤应运重建。
东城墙间置文昌阁,西城墙内置城隍庙。济源古城,自隋开皇年间置县始,距今已有约年历史。历代修筑,皆系土垣,至明崇祯十一年()知县卢时升开始以砖石筑城。
城池选址,因地制宜,南北城墙外以南北潾河为护城河,河自上(西)游而下分为两支注入城内,至下游(东)又合而为一,形成济源古城的天然屏障,它横贯城区,是济源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目前,城内街道保留原来格局,宣华街、文昌路、汤帝路仍在使用:文昌阁、城隍庙遗址尚存,紧临城池的西关汤帝庙建筑保留完整,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外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南、北护城河(即今南北潾河)雄姿犹存,经过治理的河水已成为城市亮丽的景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县城先后四次解放,由于兵燹,城池毁没,只存北城墙遗址。
金大定十七年至二十年(-),在城墙东北角护城河上建望春桥,为拱券大桥,两肩各有拱形小券,两侧圆雕石狮各一对,桥上敷以石栏,雄伟壮观,为城乡居民经商作贾,四方游客前往县城观光旅游之通道。桥系仿赵州桥而建,名日通济桥。
明万历十二年()知县王芳重修,时登桥远望青山横翠,近看绿水绕城,俯视有卢仝茶亭,称“石桥春望”,为济源古九景之一,桥名曰望春桥。清康熙五十八年()邑绅殷志熙重修。
20世纪30年代被侵华日军炸毁,后在保留桥基、石拱券眼和石狮古迹的基础上重建。桥上有《济源县创建石桥记》古碑一通,明天顺四年()刻立,碑阳镌刻《北海济渎庙图志碑》,系王藏器撰文并篆额,史仲尹隶书。
明代,在县西门外创建汤王庙,清乾隆十八年()、四十二年()重修。现存汤帝殿,关圣帝殿和紫虚元君殿,其中汤帝殿为保留明、清两代遗构的古代建筑,平面柱网布局采用减柱造,建筑进深大而阔,具有显明的时代特点,为年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济源市文物局组织修缮了汤帝殿、关帝殿和紫虚元君殿,复原了山门厢房等,使汤帝庙成为一处开放的文物景点,也是古城内唯一留存的古代建筑群。
在古城区内,城池毁没,城墙遗址尚存,城内街道保留部分原来格局,城内保留有十余座北街古民居院落和白衣堂、卢仝泉、古皂角树和古槐树等,遗留有古城遗址文昌阁、城隍庙、舞楼和夜香台等。
今济源市新城已南移,围绕老城进行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得到社会各界重视。位于城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渎庙创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年),是古济水的发源地,也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
建筑的整体布局呈甲字形,占地余亩,由济渎庙、北海祠、天庆宫、御香院4部分组成,共有宋、元、明、清历代古建筑20余座,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现存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庙内有建于宋开宝六年()的济渎寝宫,是河南省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有重建于明代的四柱三楼九踩重翘重昂木牌楼—清源洞府门,是河南省明代木牌楼之冠;有国内仅存的宋《营造法式》实物样板—北宋石勾栏;还有渊德大殿双阶遗址等早期建筑形制。
庙内碑廊集中了近百通各个时期的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
据《济源县志》记载,济源有“古九景”,分别为“济渎晨霞”“石桥春望”“龙潭夜月”“西湖夜雨”“沁口秋风”“盘谷晴烟”“灵山晚照”“天坛倒影”和“王母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