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论大收购五年之后,尼克森真正融入中海油

作者/王方玉

编辑/赵宇航

华夏能源网独家原创,转载须授权

近日,外媒《上游报》(Upstream)近期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业内人士激烈讨论——中海油已决定重组子公司尼克森能源公司,试图优化业务、提高效率。

自年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至今已有五年。在这五年里,尼克森的发展一直没有按照中海油规划的剧本演进行下去。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当时说,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对中海油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通过收购,中海油的证实储量上升了30%,油气产量也提升20%。其次,此举使中海油战略性进入海上油气富集盆地和新兴页岩气盆地,使得中海油的资产组合更加多样化。此外,由于尼克森公司90%以上的储量位于财税制度较为稳定的经合组织国家,因此其资产组合的地缘政治风险较低。

此前,中海油对尼克森一直采取独立运营的模式,希望它能够成为中海油海外的一个聚宝盆。

但谁能预料到,油价自年起开始一泻千里。尼克森的长湖油砂项目在下跌大趋势中成了拖累中海油业绩的烂摊子。

更为严重的是,年7月16日,尼克森油砂重油输油管破裂,在加拿大发生了漏油事件。据称,这是近30年来北美地区陆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件。为此,尼克森不能不直面巨额赔款和漫长的官司。

一系列事件同时也暴露出尼克森管理、运营混乱的现状。缺少中海油的直接监管,将很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

整顿开始了,仅在年一年,中海油就不得不对尼克森进行了三次裁员和资产减值。

而本次再度爆出的中海油与尼克森的新闻透露出,中海油对尼克森的重整将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上游报》援引消息人士称,此次重组方式上,中海油希望吸收尼克森采购和人力资源部分,使尼克森管理和运营效率更高。该人士表示,重组后,尼克森可能会成为中海油国际公司的一部分,更好地利用中海油内部的服务和研究资源。这显示,中海油正在试图通过降本增效、提升管理等方法,走出尼克森的泥潭。

但截至目前,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溢价61%的世纪大收购

尼克森公司成立于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纽约两地上市,是加拿大第十四大石油公司。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尼日利亚海上、墨西哥湾等多地拥有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核心业务包括常规油气、油砂和页岩气。

年2月26日,中海油以溢价61%,折合约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尼克森。因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43亿美元债务,所以这笔收购的总价实际上高达亿美元。该数字也刷新了中国能源企业海外收购的记录。

这次收购即使在当时来看,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外界不看好中海油此次收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从收购的标的资产状况来看,尼克森的资产实在算不上优质,尼克森业务的三个重点领域:加拿大西部油砂、页岩油气及深海油气(主要位于英国北海等地区)。上述资源的开采成本均高于陆上的常规油气。而其中又以油砂资源尤甚,其储量占了尼克森资源总储量的60%以上,相比页岩油气和常规油气,油砂的开采难度和成本都更高,经济性更差。

从收购的价格来看,算不上经济。中海油不仅要承担尼克森43亿美元的债务,收购价格相比尼克森股票收盘价溢价61%,较北美本地石油公司之间并购的30%的溢价整整高出了一倍。

更重要的是,当时主流的观点对于未来的国际油价并不看好。

年国际油价仍然处于高位,布伦特和WTI原油平均价格分别为.7美元/桶和98.0美元/桶,但当时的权威机构对于国际油价的预测是向下的,这是一个大的趋势,能源需求会大幅下降,高油价很难维持。

而中海油坚持要收购尼克森的主要诉求是,中海油想要通过该并购获得覆盖全球各大洲的石油储量以及国际化管理经验。

多份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中海油在当时据理力争,认为尼克森的主要资产均位于法治健全并有良好财税制度的经合组织(OECD)国家,对中海油而言是非常好的投资地区。而通过收购获得了尼克森在英国北海Buzzard油田资产的控制权,中海油能够在世界原油定价系统中拥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在非常规油气方面,尼克森可以弥补中海油在该领域资产和技术的双重不足。

客观来看,从国际化布局、获取全球油气资产,以及补足自身业务短板等方面来看,中海油此次收购意义重大,可能很难用短期的经济利益来进行衡量。

但硬币的一面是,在高油价难以维系的大趋势下,中海油花费巨额资金进行收购,则难免要为此付出代价。

低油价时代,收购害苦中海油

不少人认为,占尼克森资源总储量的60%以上的加拿大西部油砂资产(相比页岩油气和常规油气开采难度和成本都更高,经济性更差),是拖累尼克森和中海油业绩的罪魁祸首。

确实,在收购完成之后,尼克森资产的高开采成本的影响逐渐显现,开始拖累中海油的业绩。

从收购的第一年来看,就已经暴露出尼克森盈利能力差的事实。中海油年年报显示,尼克森的油气产量为万桶油当量的产品,占当年中海油总产量的14.6%。但其利润贡献仅占中海油总利润的2%。产量和利润的严重不匹。

另外,从单位成本上来看,尼克森大大提高了中海油的整体生产成本。年报数据,中海油平均开采成本为每桶油45.02美元,而剔除尼克森之后,每桶油成本仅为40.55美元。

但油价并不给中海油缓口气的机会。此时是年,国际油价仍然处于高位,平均价格还在美元左右。但随后的年下半年,原油价格震荡暴跌至60美元以下,累计跌幅近50%。再后来,年油价也未回到元高位,反而是在低位震荡,一度跌破35美元/桶。

可以说,这样的油价下,继续开发加拿大油砂资产必然会亏的血本无归。

尼克森油砂资源的拖累和国际油价的萎靡不振开始严重影响中海油业绩。年中海油年报显示,中海油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5亿元,同比下降66.4%,这也是中海油近10年来最差业绩表现。

年开始,中海油终于狠下心开始在尼克森上“动刀子”。3月,尼克森宣布裁员人。据报道,这占尼克森当时多名现有员工的13%。

屋漏偏逢连夜雨。年7月尼克森长湖管线出现泄漏,泄漏量为大约桶原油,这被称为近30年来北美地区陆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

剥离不良资产,尼克森重回中海油怀抱

年3月到年7月,一年多的时间内,尼克森裁员三次,累计裁员人。

年半年报,中海油对海外资产进行了资产减值,数额高达亿元,被减值的资产主要是尼克森的加拿大油砂项目。资产减值后,中海油净利润同比下降.5%,亏损77.4亿元。

(注: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就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中海油对尼克森资产的减值,实际上是对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进行的消化,长痛不如短痛,中海油此举一次性甩掉包袱,颇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更可以提高尼克森资产的质量。

低油价时代,降本增效成为了石油公司重要的选择。根据年中报,中海油在成本控制取得不错的成绩。年上半年经营费用同比下降4%。总成本同比下降9%至31.74美元/桶。通过更好的设计和开发项目,公司成功降低了新项目的开发成本。新项目油价的盈亏平衡点低至35美元/桶。

而针对长湖油砂项目,从年开始,中海油持续不断进行优化,年上半年长湖油砂运营费用由年的59.85美元/桶油当量下降至17.17美元/桶油当量。年上半年该项目产量也提升至3.7万桶/天,接近和年的高位。

年5月,尼克森长湖油砂项目实现经营现金流转正,这意味着尼克森长湖业务的局面正在逐渐扭转。作为中海油业绩下滑的罪魁祸首,长湖油砂业务这个曾经的烂摊子,不再是中海油的拖累,重新焕发出活力。中海油正一步步走出尼克森的泥潭。

而中海油重组尼克森计划,是在尼克森业务逐渐好转,中海油走出尼克森泥潭之后,对尼克森进行优化增效的升级战略。以中海油在低油价时代降本增效和尼克森业务优化的成果,尼克森的重组也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与信心。

界面新闻报道称,据相关人士透露,该决议目前正在等待管理层的批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