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欧洲的能源供应仍然紧绷,天然气的价格之高让富裕的欧洲国家也大呼吃不消,纷纷出台了多种多样的节能措施。但是,英国却是例外,时至今日,英国仍然没有出台任何一项节能措施。
很多人略带疑惑甚至鄙夷的态度反问:
“英国是能源自给自足的国家,要什么节能措施?”
“英国拥有世界级的大煤田,能源不缺。”
“英国坐拥北海油田,怎么会缺石油天然气?”
……
无语,这些人显然没有“与时俱进”的了解世界。英国曾经是能源自给自足的国家,甚至还大量出口石油,但是,那是很多年前的老皇历了!
简述一下英国的能源构成吧。
煤炭
英国是一个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这也是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之一,丰富而廉价的煤炭为英国的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早在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就达到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煤国。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煤炭产量占据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巨量的煤炭和钢铁产出,也是“日不落帝国”的倚仗。
年,英国的煤炭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为2.92亿吨。
年,英国有将近万人从事煤炭行业的工作。
不过,上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英国的煤炭工业。二战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廉价的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消费量最大的化石能源,英国的煤炭工业进一步衰退。
上世纪七十年代,北海油田的开发,使英国获得了充足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对于英国的煤炭工业又是沉重一击。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环保理念和运动兴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被逐步摒弃。
从年起,英国的进口煤炭就已经超过本国的煤炭产量。
年,进口煤炭已经占到英国煤炭消费量的84%。
年11月18日,英国成为第一个宣布逐步淘汰煤炭的主要国家。一个月之后的12月18日,英国著名的Kellingley煤矿关闭,这是英国最后一座井下煤矿,宣告了有年历史的英国煤炭工业退出历史舞台。
实际上,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尤其是开采成本较低的浅层煤炭被挖掘殆尽,是英国煤炭工业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其他的原因还有工人工资提高、环保压力、廉价的进口煤炭冲击等等。
年,英国的煤炭产量为万吨,比上一年减少16%,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当前,英国全国仅剩下大约10座小型的露天煤矿,员工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基本都在亏损的边缘挣扎,其中一些已经计划关闭。
年,英国的煤炭工业几乎已经消亡,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已经微不足道。
所以,依靠本国煤炭实现能源自给,对英国来说,已经绝不可能。
石油和天然气
从年发现埃科菲斯克油田,到年发现布伦特大油田,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的北海油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无人问津的“石油荒漠”变成了世界第九大油气产区。
根据年英国石油公司的数据,当时北海油田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达57亿吨,天然气储量达3.53万亿立方米。
高峰时期,北海油田的原油日产量达到万桶,而拥有北海油田35%控制权的英国,也从一个99%的石油都需要进口的“贫油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出口国,轻质低硫的布伦特原油也成为国际原油市场的标杆。即使到了现在,全球65%以上的原油现货交易仍然挂靠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
年,英国的原油产量达到巅峰,超过万桶/天,全年产量超过1亿吨。
年,英国的天然气产量达到巅峰,为.7亿立方米。
不过,在英国、挪威、荷兰、丹麦等北海四国多年不间断的开采之后,北海油田的产量越来越低。到现在,北海油田的原油产量已经下滑到万桶/天,不足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尽管各国都加大了勘探力度,但是新发现的油田远远不足以弥补老油田的产量下滑。
以布伦特油田为例,巅峰时期每天的原油产量达40万桶,但是到了年,布伦特油田仍在运营的三个采油平台中,两个停产,唯一运行的一座平台日产量仅为桶。
年,英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为万吨和亿立方米,比年产量下降了17%,延续了多年不断下滑的态势。
年,英国能源消耗的38%依赖进口。
年,北海油田的天然气产量,仅能满足英国40%的需求,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需要进口;同时,英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也超过了30%。
所以,依靠石油和天然气来实现能源自给,照样没戏。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可再生能源获得了长足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和沼气等等。在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电力的43%,超过了煤炭和天然气的占比。
不过,尽管燃煤发电已经降低到了1%左右,但是天然气发电在英国仍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约40%,在天然气消耗量的一半以上都需要进口的情况下,英国的能源供给并不安全。
更何况,英国还从其他欧洲国家进口大量的电力。今年冬天,欧洲国家普遍遭遇能源危机和电力紧缺的情况下,能否出口电力到英国,无人可作保证。
进入十月份,英国国家电网曾多次发出警告,如果天然气供应不足,将会对部分地区拉闸限电。而上一次英国大规模拉闸限电,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
综上所述,现在的英国,也是一个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尤其是天然气。至于那个“能源自给自足的英国”,是将近二十年前的老皇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