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路小学优秀读书人物王丽霞

一路行来,满眼风景

北海路小学读书人物王丽霞

入夜,更深人静,灯火阑珊,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忙完工作和家务,她独坐桌前,迷醉于书香缭绕中,专注的眼神伴随着翻动的书页,幸福挂满脸庞……

她就是王丽霞,北海路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小她便与书籍结下了难解之缘。家中所有有字的纸张,她都有兴趣拿来读一读,姐姐用过的课本,爷爷书箱中的旧书,甚至地上捡起的一片残破的药品使用说明,她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大学的时光,她更是徜徉于书海,多少次,沉醉于书中精彩的她废寝忘食;多少次,为了买到心仪之书她省吃俭用;多少次,熄灯息声后躲在被窝中的她拿手电看书到黎明……文学类、教育类、历史地理、哲学心理等等,各类书籍均有涉猎。

上班后,在学校与同事的熏陶下,多以读教育类书籍为主,开始略显枯燥,但在实际教学中她发现颇有助益,渐渐品味出其中滋味,便越来越有兴趣,实践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在读到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话题时,她骤然明白,童年的阅读启蒙多么重要,如果一个孩子错过了阅读的敏感期,想要再引起他对文字的兴趣,其实很难。她试着引领孩子们阅读,也想了很多办法,制作阅读册,包括封面、阅读记录卡、阅读耐心记录表、阅读单和阅读打卡地图等。但因为缺少理论、方法及名师引领,她踽踽独行,再加上当时应试教育的大环境,结果并不理想。生活的烦琐,再加上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渐渐消磨掉了她的干劲和热情,日子成为一潭死水。

后来虽然仍杂七杂八读了很多书,但并不系统,完全随心所欲,因此所得甚少。儿子上了高中后,向她请教,经常把她问得张口结舌,便对她有所嫌弃。她才意识到必须系统阅读。经过臻选,在繁多的读书APP中,她加入“有书共读”群,群中推荐的多为国内外名著或者国际最前沿理论的著作。群主提倡每周共读一本书,在专业阅读者的引领下,她坚持每天阅读打卡,并做读书笔记,时常在群里互动交流。

有些书艰涩难懂,开始时她读得较慢,为了跟上进度,早上5点起床开始阅读,深夜在台灯下边读边批注。凭着“啃硬骨头”的精神,一年下来,她一周不落,完成了52本书的阅读。再加上节假日等零碎时间所读,竟有七八十本之多。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高三的儿子逐渐热衷与她交流探讨。读书使她胸中有沟壑,眼中有星辰,也让她收获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书读多了,格局自然不一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个母语教育工作者,她深知自己需要很多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文学素养,自己的知识面决定着课堂的视野,她想将世界带进课堂,而不是将孩子们囚禁于一本教材,一间教室。她立志成为孩子们阅读路上的点灯人。

在阅读推广路上,她重新启航,执着地探索,坚毅地前行。为了成为走进儿童心灵的阅读使者,她于年自费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的儿童阅读师资能力培训。一年的时间,她完成了6部专业理论书和40本童书的阅读及测试,并听了上百节课,完成了儿童诵读课程、图画书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主题阅读课程、课内外整合五大课程的理论及操作考核。读书和听课笔记做了满满四大本。那一年,是她挑战身心的一年,也是她阅读成长最快的一年。她的阅读指导视野越来越开阔,阅读推广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为了让学到的课程使更多的孩子受益,她对年级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诵读课程和图画书课程的培训。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年级都开始了日有所诵以及图画书课程的教学尝试。她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她做的远远不够。她从教育的田野里走来,努力地成长为一个精神发光的母语老师。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她和孩子们开始了日有所诵,她带领孩子每日诵读,因为她相信持之以恒,才能使习惯成自然,才能使孩子不觉得诵读是额外的负担。她为孩子提供指导,每次都会提出一两个问题和孩子讨论,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方法,或熟读,或背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的诵读过程中受益匪浅。一篇篇活泼的童谣,一首首动人的古诗,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

每周,她会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一次绘本。绘本阅读课以兴趣指导为主,主要环节有大声朗读、讲述、猜测、讨论,然后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及认识,进行读写绘。这种自由的表达形式深受喜爱。二年级,她主要领着孩子们读美国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作品,从这些绘本中,孩子们明白了自我认知、自我接纳的人生智慧。在共读中,孩子们的辨别能力提高了。她越来越认识到绘本言微意重,引起她更大的探究热情。

绘本《自己的颜色》读写绘:

绘本《一寸虫》读写绘:

绘本《世界上最大的房子》读写绘:

她的整本书阅读重视方法指导和儿童精神成长,通过设计阅读单,让孩子们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课堂指导时师生共读,话题交流,培养孩子们思辨质疑的能力。她会根据书的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将读、写、玩融入阅读之中,让孩子们体会到读书之乐。

她坚信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阅读之花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对于她来说,阅读就是一条幽长的小径,一路行来,满眼风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