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道赤西村实现整村脱贫后,发挥地处城郊的地域优势,聚焦基础设补齐短板、风貌改造提升、产业融合升级、乡风治理等,整村推进打造乡村旅游打卡地,市民休闲“城市后花园”,探索建设产城融合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3.4万元,赤西村被评为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唯一入选30个广西乡村振兴特色案例,先后获评广西3A级乡村旅游区“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北海市‘九有’建设示范点”“海城区乡风文明示范点”。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脱胎换骨展新姿。整合资金多万元,推动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全面改善村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年以来,建设产业基地配套设施项目13个,拓宽硬化村中道路20公里,修建排灌渠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多盏,打抗旱井37口。先后建成赤西人饮工程、赤西大门、赤西文化中心、赤西研学基地、赤西税务花园、廉政花园、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赤西村基础条件脱胎换骨。
精细化推进风貌建设,破茧成蝶换新颜。一是加大力度开展环境精细化整治,污水治理、改厨改厕、治危拆违、“三清三拆”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推进实施,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年,发动群众主动投工投劳人次,深度清理村庄垃圾多处,铲处乱堆乱放杂物多处,疏通沟渠0多米,拆除闲置危旧房、废弃猪舍茅房、残垣断壁等废弃建筑40多处,推进村庄“三微”整治,整修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35多处。二是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年春季集中行动,以示范村先行先试为引领、以风貌设计规范化、建设管理常态化为抓手,打造“两高两道”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推进完成农房风貌提升房屋整体改造栋,庭院改造20个,村容村面貌破茧成蝶换新颜。
融合资源发展产业,壮筋强骨有底气。一是积极盘活生态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将闲置民宅、农业生产配套用房、村委旧办公用房改造成为农事旧物展览馆、农家食堂和休闲生态农耕康养中心,创新乡村旅游“旅游+研学+康养”发展模式。推进亩田园风光园、60亩赤西村农家乐、50亩农耕体验园和12亩赤西乡村旅游研学配套等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学生课外体验基地等旅游项目,每年吸引2万多人度假研学。推出赤西“农耕学堂”打造赤西“农耕学堂”,培育周末亲子游精品路线,打造市民周末“网红打卡”地,目前开展了约50期研学旅游活动,吸引了多人次参加。积极申报广西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丰富乡村旅游元素,为赤西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二是引进特色食用菌项目,壮大经济实力。引进海城区赤西村食用菌种植及加工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用工及“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可观的就业岗位。吸收赤西村惠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包括赤西村全部脱贫户)和周边村屯脱贫户入股资金元,每年稳定分红元,村集体收入年均增加6.5万元以上。三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引进电商平台,构建“党建+电商+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施集线上和线下农业特色产品销售、展示为一体的“赤西村电商运营中心”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万多元。
乡村治理升级,邻里守望树新风。街道党员干部入村帮扶,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推进移风易俗。设立赤西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结合村情实际,定制一家一户专属家训牌,推行譬如“家庭和睦,邻里相亲”这样简短的家训,每年评选德治文明家庭,鼓励引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新风尚,新事新办蔚然成风。(斐凤、唐焕宗)
北海市乡村振兴和水库移民工作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