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向海经济逐浪兴

原标题:广西向海经济逐浪兴(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  高耸的吊臂起落有序,车辆穿梭不息,海鸟逐浪飞翔……广西北海铁山港码头,呈现迷人的海港风情。“年这里还是一片海滩,港区仅有两个码头,靠泊能力不足吨,全年吞吐量仅5万吨……”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姚东明介绍,如今这里正分三期建设深水码头,设计综合通过能力万吨。铁山港区建设,成为广西向海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打通陆海通道,区位优势创造效益年,包括北海在内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运而生;年,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发展向海经济获得强大推力。打造好向海经济,首先要修好港口。年,北海、钦州、防城港“三港合一”,开创全国沿海港口跨行政区域整合的先河。截至年末,北部湾港共建成生产性泊位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6个,综合吞吐能力约2.4亿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北部湾区位优势独特。优化海铁联运,是打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关键。从年起,广西联合重庆、贵州、甘肃等省市,畅通铁路货运,接驳海上运输。这条从中国中西部延伸到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通道,货运时间比借道长江出海至少节约一周时间,北部湾港的航线已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通航,经北部湾港开行至重庆、兰州等地的班列已经拓展到8条。“交通运输的便利,为广西发展向海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说,在钦州,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园6年来,共引进产业项目个,总投资约亿元。立足海洋资源,向海经济全面发展年至年,北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连续4年排名广西第一,年增速均超过10%。“向海经济正成为北海经济发展的支柱。”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表示。远洋渔业及近海养殖加工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是北海的传统优势。年以来,四大国家级平台的批复,为北海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插上“翅膀”——北海港口岸正式扩大开放,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出口加工区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全球维修示范区,第四海洋研究所在北海设立。年7月,北海市开始实施《打造向海经济行动方案》,全面布局向海经济发展。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海洋局局长蒋和生介绍,广西企业已与越南、柬埔寨、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合作,总投资超过25亿元。截至年底,北部湾经济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比年分别增长约2.4倍、3倍、3.4倍,以不到广西1/5的面积、1/4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广西1/3的经济总量、四成的财政收入、近五成的外贸总量,基本形成支撑广西加快发展的战略引擎。保护碧海蓝天,优质环境聚拢人气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和营盘镇海域的抗风浪养殖示范区内,经常可以看到从北方飞来过冬的白鹤、海鸥。4亩的海域,不仅是鸟类的乐园,还养殖金鲳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种,形成一个巨大的海洋牧场。前些年,不少石英砂加工企业、旧轮胎加工厂、粗加工型玻璃厂等企业看中北海的沙石、港口等资源优势,希望进驻北海,都被拒之门外。9年起,北海就严禁“两高”项目进入,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税收再高也不能落户。”北海市长蔡锦军表示。年12月,《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正式印发。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划出红线,保护岛屿、湿地、红树林、海湾、湖泊。北海明确规定,距海岸米范围内严禁新建非公益性永久建筑,严禁填海、圈占沙滩和红树林。目前,广西红树林面积.7公顷,近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状态。良好的环境,引来高科技海洋生物企业和研究院所纷纷入驻。北海的旅游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北海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北海市接待游客总量达万人次。(记者刘华新庞革平彭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