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子健通讯员邵连鹏作为北部湾活力四射的“千亿园区”、广西首个税收超百亿元的园区,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全面贯彻落实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要求北海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临港优势,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石化、新材料两大千亿元产业为龙头,能源、粮油、林纸、修造船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业格局。5月23日上午,在钦州港中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石化码头,记者看到海岸上输油管道密布,一艘油轮正在作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化码头工程年建成投用,拥有2个吨级泊位,具备万吨/年的吞吐能力。北海炼化公司于年建成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年底公司进行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年1月项目建成投产,拥有15套主要生产装置,具备了每年万吨原油的加工能力。“年,北海炼化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59亿元,成为北海首家税收超百亿元的企业,取得了建成投产以来最好的生产经营业绩。”北海炼化公司负责人说。铁山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何小龙介绍,铁山港区为充分发挥千亿元产业龙头项目带动作用,在北海炼化投产时,通过招商引资,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引进了10家石化下游产业,已初步形成石化龙头企业带动的石化产业链格局。10年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吸引了中国石化、芬兰斯道拉恩索等行业巨头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林纸一体化、能源电力等临海产业。其中,石油化工和临港新材料成为广西着力培育的两个千亿元产业,挑起了临海工业的“大梁”。5月23日下午,记者又来到铁山港工业园区广西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造船基地。工人们正挥汗如雨,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公司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北海南洋修造船厂搬迁改造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该公司造船基地相关负责人朱天闻告诉记者,项目总投入约8.2亿元,定位为3万吨级油船、2万吨级散货船、钢质渔船、高档游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修造基地。“前几天台湾大桥游艇公司董事长来洽谈共建游艇生产基地。”朱天闻说,该基地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高档游艇艘。加上其他类型船只,总计每年修造船量可达40万载重吨。近年来,像广西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这样的大项目不断落地。如今,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50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有3家,超10亿元企业有6家,“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园区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亿元,是年的71.3倍,年均增长84%;税收.57亿元,是年的93.5倍,年均增长91%。港口建设是发展向海经济的基础性工程。目前,铁山港西港区已建成10万吨~15万吨级泊位6个,主要服务临港工业企业。铁山港区货物吞吐量从年的万吨,增长到年的.4万吨。(来源:中国海洋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