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北海北岸的快雪堂素有书法博物馆之称,整组建筑依山就势,氛围古朴幽静,共三进院落,院内分别坐落着澄观堂、浴兰轩和快雪堂三座大殿,殿宇之间由游廊相互连接贯通。之所将快雪堂称作书法博物馆,是因为第三进院东西两廊内镶嵌的石刻,它涵盖了从晋代到明代,二十位书法家的墨迹石刻,共计四十八方。是中国古代书法及镌刻艺术中的珍品。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观堂”。这里原是皇帝的书房,自乾隆十七年起,每逢农历腊月初一,皇帝都会到与快雪堂相邻的阐福寺祈福,之后便会来到澄观堂书写福字带回宫中,并悬挂在养心殿内。第二进院落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结构,正殿和东西配殿俱全,而南殿匠人们则是利用“借景”的手法,用前殿的后身来弥补空缺的南殿。正殿“浴兰轩”曾是皇帝沐浴更衣,休息用膳的地方。第三进院落中的主体建筑快雪堂由稀有的楠木建造,乾隆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的“快雪”二字,为其命名。庭院的东西游廊内嵌有《快雪堂》书法石刻四十八方,而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东廊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乾隆皇帝视《快雪时晴贴》为书法之首,常在闲暇之时来这里欣赏临习。为此,他还特地题写了《快雪堂记》,用以记录他在临习中收获的心得感悟和东西两廊内石刻的来源。快雪堂的殿前还竖有两块高大奇特的太湖石,一块玲珑,一块剔透。乾隆皇帝曾用“移石动云根,植石看云起”这样的诗句,将其比作翻腾涌起的浮云,故而后人又称这两块石头为“云起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