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蓝永前通讯员李君光吴杰文\图
核心阅读
一个怎样的小村庄,才能令人心驰神往?
北海市三个傍着闹市的小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发展产业,既一步步提升村容村貌的“颜值”,又赋予其文化内涵,打造一颗“有趣的灵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去年以来,北海市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活动,从全市选出10个基础设施比较好、有产业支撑的自然村,计划用3年时间,由市财政连续3年按大村万元/村、中村万元/村、小村万元/村进行奖励,打造出一批具有滨海特色、可复制的示范村,以示范引领,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A赤西村:北海的“后花园”
驾车从南北二级公路北海至合浦中段,拐入一条漂亮的柏油路,突然进入一个清幽的世界,两边树木成荫,继续往前行数百米,墙壁上的画作,颇为有趣。紧接着,一片花海挡住了视线。这就是被誉北海“后花园”的赤西村。
7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赤西村,只见一支正在文体广场进行拓展训练的队伍。“今天不是周末,游客少一点,但却是团队集训的好时机。”临时给记者当“导游”的赤西村第一书记陈振华说。
在陈振华的指引下,记者一一体验该村的旅游项目,农耕庄园是一个别致的农家乐,可垂钓、可棋牌、可用餐。
烧烤园被安排在一片树荫下,脱贫户陈志智在旁边摆摊卖糖水。“一个周末能有元左右的收入。”看到游人不断增加,陈志智从5月底开始在村里创业,摆糖水摊只是“试水”,他的目标是开餐馆。
一个农家小院,有三四间房,被村里流转下来,简单装修,搁置着各种各样的农具,古朴的农耕文化扑面而来,这就是赤西村的农具展览馆。但被人们发朋友圈最多的,应该是“农业公园”里的花海了。多亩的油菜花、向日葵等多种花卉开得正艳,“后花园”实至名归。
陈振华告诉记者,赤西村已建成田园风光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民俗村落等四个田园综合体。
海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胡荣建介绍,赤西村过去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不高,被确定为海城区唯一一个贫困村。“年村里实现脱贫摘帽,年所有贫困户脱贫。”陈振华在一旁补充道。
为了改变赤西村面貌,北海市及海城区各部门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投入多万元对道路、水利、亮化、公共场地等进行建设。
“为打造乡村旅游要素,已投入约万元对文化艺术画廊、农贸市场、文体活动广场、税务小花园、廉政花园、赤西村门楼、拾光食堂、农家乐、蘑菇园、青少年农耕实践基地等景点进行完善改造。”胡荣建说。
赤西村的产业和它的颜值一样出彩。45亩的扶贫大棚蔬菜基地,种植有豆角、苦瓜、毛节瓜、丝瓜、红白萝卜和石头西红柿等多种蔬菜,游客可以顺手带回家,也可以通过电商采购。
总投资万元的海城区赤西村食用菌种植产业示范点,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下,带动村民发家致富,84名贫困户签订了资金入股协议。“我们还扶持脱贫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生产工作,保底价收购。”基地负责人李玲艳说,村民还可以到基地上班,每个小时13元-15元工资。
村落美了,游客来了,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正在装修三层楼房的脱贫户钟家贤,与人合伙种果和养殖土鸡土鸭,销售给游客和单位饭堂,一年有20多万元的收入。“他这几年变化很大,生活质量提高了,穿着也讲究了,房子也盖起来了。”他的合伙人苏兴远笑着说。
赤西村先后获评“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北海市‘九有’建设示范点”“海城区乡风文明示范点”,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6.5万元,同比增长%。
B流下村:“山海艺术村”
冠头岭山脚,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流下村,时下成为北海最受年轻人青睐的“网红”打卡点。
流下村依山傍海,环境得天独厚。随着城市周边村落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该村也不能幸免。地角街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选择将该村纳入第一批北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将该村打造成“山海艺术村”。
目前,投资万元的“邻舍设计师酒店”、投资万元的“半山半海”等精品民宿项目已投入运营,国际品牌梵俪酒店将总部从深圳搬来,餐饮吧已营运并孵化出连锁品牌……围绕特色主题民宿、艺术文创、科教研学和休闲运动等旅游业态规划延伸旅游产业链,“山海艺术村”的发展格局愈发清晰。
5年前,一个“海归”创业团队来到流下村,租下两处老屋与庭院进行改造。“这里完整保存的村落文化深深吸引着我们,我们要把它的价值放大。”设计师伍岳表示,他们的想法与当地政府统筹引进项目时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谋而合。伍岳和伙伴们就地取材,露出老房子漂亮的珊瑚石墙面,收集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家具,最大程度地保留当地风土。
年,伍岳等人租下的两处民居变身为“邻舍设计师酒店”。他们欣慰地发现,当地政府在背后给予他们大力支持,积极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开展环境整治、“三清三拆”工作,投入万元完善基础设施,修建道路,安装路灯、排污管道,新建文化广场和停车场。
“我第一次到流下村的时候,路都是泥泞破烂的,而在我第三次来这里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村子很美了,我决定留下。”梵俪品牌创始人之一、总设计师喻祥告诉记者,北海市对高端服务业实行的优惠政策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这座城市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在北海开了两家酒店后,喻祥和他的合伙人干脆把梵俪总部从深圳搬到北海,落户流下村,并且把此处作为一个品牌孵化基地,将酒店和餐饮产业向北海、广西各地乃至湛江、茂名等广东省部分城市辐射。
围绕民宿发展上下游产业,当地政府鼓励和引导村民以入股合作或出租方式,将民房交由高端品牌酒店装修和管理,并优先安排村民到酒店就业,推动村民变员工、变股东,如半山半海民宿,就是由4户村民以18间民房与投资商合股建成的,10多名村民由此实现就业。同时,村集体还与项目投资方达成协议,把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入股资金,每年从项目经营收益中获得分红。
流下村面积约亩,户人。年,该村实现自然村集体收入经济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6万元。
C石桥塘村:家家建有小别墅
入夜,广场灯光炫丽,人们正在健身、跳舞,旁边是各种盆景,背后是洋气的楼房,不远处还有银行营业网点、特色餐馆。这是银海区平阳镇石桥塘村的一景。
“户户花香飘,家家生态园。”平阳镇镇长伍洽对石桥塘村的现状颇为自豪,“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不等不靠、先干起来’的理念,先试先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石桥塘村位于南北高速公路、向海大道、银滩大道交汇处,是进入北海的门户。村庄面积亩,常住村民55户多人。年,该村人均年纯收入超2万元。
园林苗木花卉是石桥塘村传统产业,种植面积达0多亩,年产值0多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由于有产业支撑,村民生活较为富裕,几乎家家户户建有庭院风格的楼房或小别墅,具有浓郁的滨海乡村风味。凭借苗木花卉产业,石桥塘所在的平阳村委先后被评为“广西十大特色农业(出口花卉)示范村”、全国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花卉种植产业进入发展瓶颈期,乡村发展后劲不足。如何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成为摆在石桥塘村面前的一道坎。
“我们及时在村里组建向海驿站党支部,牵头成立村民议事会,将村民各种不同的思想凝结到一个方向上来。”平阳镇党委组织委员庞强华介绍,在党支部引领下,整治村中环境、修复村中小巷小道、家家户户在屋前院内种植花卉、摆设花卉盆景,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通过争取财政奖补资金万元建成了拥有特色迷人的海浪墙、休闲长廊的石滩广场。并将村中道路水泥硬底化,修建村中污水、雨水排水设施,彻底改变了以前下雨时脏乱差臭的局面。
既要提升村容村貌,又要发展村里的产业。石桥塘村采取“党组织+议事会+公司”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公司与村民合作社、村民三方合作开发民宿项目,将民房改造成民宿。
“这栋楼原来是党支部书记林贵的房子,现在已由公司改造成为民宿。”负责运营民宿产业的世嘉宜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当村民犹豫不决的时候,林贵第一个站了出来,拿出自家的房子入股民宿产业。
目前,全村55户村民有49户加入村民议事会,同意合作开发民宿项目,已装修完善民宿房间60多套。此外,村里还建成村级免税超市、商务中心、餐厅等,正式向游客开放,形成吃、住、游、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