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春坊月亮湾莲花河中轴线上的几处地名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长7.8公里,被誉为“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在中轴线附近的众多地名中,有几处颇为雅致,富有自然之趣,如杏花天胡同、乐春坊、月牙胡同、雪池胡同、月亮湾、莲花河等。

中轴线标志

独具意境的“杏花天胡同”

杏花天胡同手写牌子

杏花天胡同地处中轴线北段地安门外大街东侧,为东西弯曲走向,西至地安门外大街,东不通行。胡同仅有30米,宽约1.5米,七八户人家,胡同口处连北京街巷中通常安装的那种红地白字的路牌都没有,只在北侧墙上悬挂着一块手写的小牌子,写着“杏花天胡同”五个小字。

据《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载:“杏花天胡同初称杏花天。年定名为杏花天胡同。据传,胡同西口原有杏花天酒房,因酿造的酒香醇可口,故胡同得名杏花天。”据胡同内老住户介绍,该胡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顺治年间,有位“随龙入关”的王爷在地安门外建了一座大花园,园子里面种有十余棵杏树。每至阳春二月,满园杏花盛开,香飘大街小巷,所以附近的人们将这座花园叫成“杏花园”。到了清末,这位王爷家业败落,园子便逐渐废弃,后被盖上许多平房,形成一条小胡同,并依“杏花园”之名而称“杏花天”,后改称“杏花天胡同”。二说清光绪年间,有位曾在皇宫当过御厨的山西人,在地安门外一个小胡同口开了个小酒馆,并仿“杏花村”之名称小酒馆为“杏花天”。所出售的酒为自制陈酿,醇香四溢,小小的胡同里也弥漫着酒的芳香。加之掌柜为人和善,没多久小酒馆便在地安门一带小有名气,许多人都慕名而来,于是临近的小胡同也被称为“杏花天”,后改称“杏花天胡同”。三说胡同形成于民国时期,因胡同西口曾有一家经营家常菜的杏花天饭馆,故名。尽管这只是传闻,但却为这条普通的胡同平添几多情趣。

该胡同近年被拆除。

“乐春坊”寓意乐在春色满园

乐春坊位于西城区东北部,中轴线北段西侧,呈南北弯曲走向,北起白米斜街,南至地安门西大街。民间称此地为“穿堂门”,因从地安门西大街穿过此街可以直达什刹海。

“乐春坊”之所以得名,一说为私家别苑。据传明代(另说清代)有从南方来的李姓进士到什刹海游玩,遂在前海南岸建园,专门饲养奇鸟、金鱼供人欣赏,且内有亭阁与游廊相接,太湖石点缀于花木之侧,再加上小桥流水,花荫葱郁,颇有几分江南园林之趣。每到桃红柳绿或莲花初绽之时,受邀的宾客纷至沓来。一些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更喜欢在花前月下饮酒对歌,诗文唱和。有位文友即兴赋诗:“乐在其中,春色满园,坊间传颂,意蕴深远”。李进士甚喜“乐在其中,春色满园”之句,遂取“乐春坊”三字作为园名。

多年后,李进士告老还乡,将别苑转交他人管理。此后园主几经更换,最后废弃,渐变成胡同,仍以“乐春坊”相称。二说清末时,附近有一西式砖楼,为娱乐之所。因“乐春坊”声名远播,故以其名相称。民国时该坊废弃,逐渐形成街巷,初称“乐春坊胡同”,后简称“乐春坊”。

“月牙胡同”因形似月牙得名

南月牙胡同

月牙胡同位于东城区北部,中轴线东侧,且有南月牙胡同与北月牙胡同之分。

据《东城地名趣话》载:月牙胡同地处清代属皇城,明代呈南北走向,且北端和南段均向东倾斜,形似月偃,即竖卧形的半弦月,故称“月偃胡同”。清代以慈慧胡同为界,分南、北两条胡同,光绪年《京师坊巷志稿》称“南月偃胡同”和“北月偃胡同”,民国三十六年(年)演化为“南月牙胡同”和“北月牙胡同”。一弯月牙儿镶嵌于天幕之上,独有意境,而这条半圆形的胡同置于中轴上,形似月牙儿落在京城,颇有景致。

另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载:“南月牙胡同呈东西走向,两端曲折。东西起止均在慈慧胡同,南邻黄化门街,全长米,宽4米。”“北月牙胡同呈东南南北环形状,此胡同出入口均在慈慧胡同内,北邻安乐堂胡同,东临西吉祥胡同,西靠地安门内大街,全长米,宽4米。其地形弯曲似月牙得名。”

“雪池胡同”典出“雪窖冰天”

雪池胡同位于西城区东部,呈南北弯曲走向,北起房钱库胡同,南至陟山门街,全长米。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是冰窖的雅称,典出“雪窖冰天”,意为严寒之天地。清代进士王苏有诗曰:“香消独展寒衾卧,雪窖冰天冷不如。”二是冬季凡宫中雪后扫出的残雪大多堆在此处,故雅称“雪池”。据考,雪池胡同当以冰窖而得名,至今遗存两座冰窖。

据清代《京师坊巷志稿》记载:雪池冰窖位于北海陟山门内,因在皇城内,故称为里冰窖。它是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冰窖,建于明万历年间,重修于清代康熙年间。因其紧邻北海,而北海又是最大的人工湖,出冰量大且水源优质,故为皇家专供,且距皇宫仅百步之遥,采冰和运输都十分方便。

另据《西城地名趣话》载:雪池冰窖当初共有6座,现存之冰窖,乃康熙年间重修的。为半地下建筑,地面上只露出一米来高的四壁,无窗,窖顶是人字形的起脊双坡,覆盖琉璃筒瓦,内部为拱形,墙体和拱券全部用砖砌筑而成,白灰勾缝,非常坚固。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謻(yí)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甚便。”由于墙体和拱顶与屋瓦间的夯土很厚,密封隔热性能很强,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溥仪在故宫中做“关门小皇帝”时,雪池冰窖仍向宫中供冰,延续了好多年。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任民国司法总长时,曾居住在雪池胡同,并将寓所命名为“雪池斋”。林徽因在此度过了少年时代,与梁思成也是在此确立婚约。

正阳门外再现“月亮湾”

月亮湾

提起“月亮湾”,只有上了些年纪的北京老人才有记忆,它曾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知名景观。

明清时期,北京内城护城河自西便门东侧水关入外城,由西向东流淌,经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至东便门西侧水关出城,汇入通惠河,再向东注入北运河。在正阳门外形成一个大大的弧形,好似一道弯月环抱着正阳门箭楼,由此这段河道被俗称为“月亮湾”。清乾隆十五年(年)绘制的《京城全图》和同治九年(年)绘制的《京师城内首善全图》上均有明显的“弯月环抱”图形。

清末民初,月亮湾内植有大量的荷花,每至盛夏之际,满池花开,香气宜人。因地处繁华的前门大街北端,由此人们纷纷到此赏花,成为夏日里的一大景观。20世纪60年代,前三门护城河被改成暗河,从此,“月亮湾”空有“弯”而不见水,后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记忆。

年,前门地区进行改造时,在护城河故道,即“月亮湾”遗址上(煤市街北口与前门大街交叉口东南侧),修建了“月亮湾公园”,园内有一条蜿蜒的水槽,象征过去的护城河。“河岸”由历史浮雕构成,刻画宣南历史与文化元素,唤起人们的记忆。

先农坛外曾有“莲花河”

在中轴线南段西侧,即天桥西北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北起四圣庙,向南注入先农坛东北坛墙外的古高梁河下游故道龙须沟。每至盛夏之际,河中莲花竞相盛开,成为南城夏日的一处景观,由此这条小河被称为“莲花河”“莲花玉河”。时有文人雅士到此赏莲、品莲,领略莲花冰清玉洁之气,晶莹剔透之美。

明清时在先农坛墙外形成聚落,莲花河由此消失,在其故道上形成的街巷仍称“莲花河”,也称“莲花河街”。民国十年(年)出版的《新测北京内外城全图》标注为“莲花河”。此后随着这片地区的开发,先后建成天丰市场、城南商场等,“莲花河街”南段被征用,年出版的《北京市街道详图》记为“莲花河”,北起赵锥子胡同,南至灵佑宫,长米,宽3米左右。年整顿街巷地名时,“莲花河”更名为“荣光胡同”。今属天桥街道,北起赵锥子胡同,南至永安路。(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原标题:中轴线上的诗意地名)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户力平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