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旅馆变成海下坟墓石油钻井平台

位于英伦三岛与挪威之间的北海,素以风急浪高著称。自从在那里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大油田后,短期内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热闹的“海市”。海上油田的开发,给深受能源短缺之苦的西欧各国带来了希望之光。他们把数百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投入波涛汹涌的北海,海面上钻塔林立,采油人工岛漂浮在海上,采集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长长的海底管道输送到英国、挪威和德国等诸国。为了制服北海的险恶天气,这里集中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洋开发技术和装备。

“亚历山大基兰”号钻井平台锚泊在北海油田南部埃科菲斯克油田,位于英国与挪威海上经济区分界线的东侧,海域深77米。它原来是一座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由法国敦刻尔克金属企业公司制造,年交付挪威使用。

平台总排水量为吨,长宽各为99米,高米,由5条巨腿支撑着水上平台。上面有一座吨重的高大钻塔,上层建筑共分四层,设有多个房间,同时可供人住宿,另外还有游乐场、电影院、餐厅和蒸汽浴室。由于设备完善,被称为“海上旅馆”。这个大型钻井平台,造价达2亿法郎之巨。

“基兰”号作为海上钻井平台之用,它所在的埃科菲斯克油田是英国北海油田群中日产量最大的一个,每日产油53.6万桶。后来钻井任务少了,它租给英国的菲利浦石油公司做海上旅馆,专供附近采油平台的海上居民住宿。但那个吨重的高大钻塔并未拆除,成了使平台翻倒的隐患。埃科菲斯克油田的职工在此住宿,每隔两周去陆地轮休一次。

根据原来的计划,“基兰”号平台使用到年4月2日,由同型号的“亨利克·易卜生”号平台接替。它将去法国大修。但是,它未能度过最后6天时间。

年3月27日,当夜幕降I临在北海上空时,海面上刮起了时速公里的大风,浪高7.5米。翻腾着的北海怒涛,无情地拍打着“基兰”号平台的“台柱”,好像要把它吞没下去似的。当时,埃科菲斯克油田的职工正在交接班,日班的职工已陆续回到海上旅馆休息。平台上一共有人,大多数是英国人和挪威人,其中有工人、职员、技师和工程师,有的准备打乒乓球,有的已经进入电影院看电影……

6点28分,沉闷的两声“雷响”打破了黑夜的沉寂。整个平台在剧烈地摇晃着,电灯顷刻间熄灭了,只有急促的警报声在刺耳地鸣叫,人们顿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接着,平台的一条支腿断了,离开了平台的巨大身躯,缺腿的平台开始向海中倾斜。不到15分钟,这个吨的庞然大物便倒翻在海中,只剩四条腿支露在波涛之上。

当“基兰”号倾斜到45°的时候,逃难的人们已无法在甲板上站立,也来不及吊放救生艇,只好跳进那冰冷的大海,以求得一线生机。还有少数人来不及走上甲板,就随着平台一起被大海吞没了。落难者跳海之后,大多数又被漩涡卷走,只有少数侥幸冒出水面,有的向附近的采油平台游去,有的被直升飞机救起。

侥幸生还的挪威青年工程师斯科蒂姆回忆了那时的情景:“我当时正在电影院看电影,只听见砰然两声巨响,随后是非常响亮的撞击声,灯光突然熄灭了,警铃大作。在几十秒钟内平台就严重倾斜了,大家都站不稳,相继撞向墙壁。”科斯蒂姆想方设法爬上甲板,跳入海中,游向附近的一个平台。

英籍装配工领班利斯特形容这次经历是“令人心碎的”。出事时他也是电影观众之一。他说:“起初我听见一声巨响,仿佛平台的锚链已经断脱,接着又是一声,影院内立刻一片混乱,椅子和人相互之间在黑暗中冲撞着。平台倾斜45°时,要爬上去就像爬山一样困难,人们只好纷纷跳海逃生……”。

“基兰”号平台当初制造时曾说它能承受北海的大风浪,可是在这次不幸的遭难中使它的一条大腿断裂,断裂处离水面约10米。而那座高大的井架,跌入了漆黑的海底深渊。

3月27日下午5时59分,“基兰”号在危急情况下曾发出了“SOS”的求救信号。10分钟后英国诺森伯兰郡的普罗玛基地和诺福克郡的夸罗泰希罗基地的直升飞机出动,2小时后到达出事现场。飞机穿过海雾下降到十几米高度,对遇难者进行搜索和营救。与此同时,挪威派出的救助直升飞机到达出事海域,两国的海军舰艇也向“基兰”号方向驶来。照明弹的火光划破了夜空。23架直升飞机在风速17米/秒、波高9米的海况下,只能把救生设备空投给遇难者,并在水面舰艇的配合下,共同进行救助工作,寻找落难者。

到了28日白天,菲利浦石油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在残存的平台内还可能有生还者,就派潜水员下去救助。潜水员到了水下之后,用锤子敲击着平台的舱壁,作为一种联络手段,企图让生还者听到后以相应的信号作为回答。但结果令人非常失望。另外,潜水员还用遥控电视摄像机搜索平台的舱室,也没有取得任何结果。直到最后对平台拖曳作业时,才突然从平台下冒出几十具尸体,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恐慌。

3月29日,寻找生还者的工作告一段落,人中仅有89人获救,39人死亡,其余的人下落不明(事后查明,死难者共人)。因为“基兰”号平台失事时,水温只有5℃,风浪又那么大,跳海的人在海中挣扎不了多久,就会被冻僵失去知觉直至淹死。

“基兰”号平台的沉没,是一起严重的海难事故。

其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船舶或潜艇的碰撞,撞坏了平台的支柱,致使它翻倒沉没;也有说是因平台上的瓦斯爆炸而造成的事故;也有说是因船体焊接质量有问题,造成断“腿”而沉没。

为了查明事故的原因,挪威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并把平台拖回挪威海岸进行检查。经过初步分析,是由于金属疲劳等复杂原因引起支柱的断裂,加之恶劣的海况,致使平台翻倒。

“基兰”号的失事,促使世界各国对类似的海上平台加强检查,并重新估价这种平台的安全性。同时向人们发出了一个警告:适合于严酷的北海条件的海上平台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必须加紧研制新的设备,以确保海上石油开发的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