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北京哪家雀斑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38226441239017&wfr=spider&for=pc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本报记者蓝永前通讯员韦韩克

“禁止买卖、使用珊瑚礁及其制品、碎体。”“在本市开采高岭土矿、石英砂矿等本地区特色矿种的,应当进行深加工。”“禁止在绿地内饲养禽畜。”……一项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定,相继被写进地方法规条文。自年8月北海市正式获行使设区市地方立法权以来,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到法规起草、调研、审议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每一部法规的出台施行都载满民意、贴近民生。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立法10部,包括立法条例1部和实体法9部,其中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3部、环境保护领域3部、历史文化保护领域3部,率先在全区实现设区市地方立法三大领域事项平衡覆盖。

A立法项目衔接民意

“要让法规既有威严又有温度,立法项目必须紧扣大局、基于民意。”北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在每一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坚持立法项目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动法规案提出紧跟向海大势、直击民生关切。

涠洲岛上曾发生村民乱搭乱建、“抢种”房子的乱象。年7月1日,《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时应势而生,这是全国新获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中最早开展的海洋海岛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条例中对建筑材料上岛管理问题作出严格规定:“单位和个人在涠洲岛卸载钢筋、砖等建筑材料时,应当向涠洲岛保护管理机构出具建设批准文件,接受核查。”这一规定从源头上遏制了违法建设。此外,条例将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范围扩充到海岸线以外6公里,海岛立法保护在全国新获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中迈出了大步。

为开展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调研组3次上岛调研,收集到群众反映的必须解决“抢种”房子乱象、建筑垃圾处理难、海底珊瑚保护难等意见建议。

据了解,为使法规立到群众心坎上,北海市人大常委会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通过公告、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县区人大、市法制办和31个政府组成部门立法项目建议,建议征集实现政府部门全覆盖。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络舆情反馈、人大信访接访、基层立法联系点等途径广集民意,自获得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共收集立法项目意见建议多条。

B回应诉求谨防“跑偏”

海城区北部湾社区是北海市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在立法过程中,社区发动群众提出多条相关法规草案修改意见建议。“要合理规划布局沿海岸线建设”“为子孙后代护好碧海银沙”等意见被充分吸纳。去年,北部湾社区获批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在既缺上位法支持,又少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立法“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北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说:“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上,始终坚持将内部破题与外部突围结合,创新立法制度设计,完善立法方式方法,注重吸纳专业力量,丰富民意表达渠道。”

据了解,北海市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以往法规案主要由政府起草并向人大提出的传统做法,部分法规案直接由人大各专委提出,充分发挥专委委员联系广泛、直通群众的优势。比如,在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等“五个立法”中的4个分别由城建委、农经委、外侨委和教科文卫委作为法规案起草部门、提出法规案,既强化了人大与政府的紧密协调,又监督促进了政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

如何破解立法专业能力不足,又确保回应群众诉求不跑偏?在实践中,北海市进行了摸索。在对沿海沙滩、红树林、老街、合浦汉墓的立法保护中,打破常规,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以招投标确定法规草案执笔单位,负责法规文本起草和修改,既解决了立法技术性问题,又保证立法调研中群众意见梳理到位、筛选出切合立法本意的好建议。

C立法成果关切民生

北海沙虫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虽其貌不扬,但吃起来却格外鲜美。沙虫生长在沿海滩涂,因对环境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

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侨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介绍,北海渔民捕捞沙虫的传统方式,是用锄头、铁铲挖,采挖范围小,沙虫能够及时恢复,但每天收获有限。而使用高压水枪,则“收获巨大”,于是用高压水枪捕捞沙虫的行为一度泛滥,对滩涂造成极大破坏。

年底,《北海市沿海沙滩保护条例》正式出台生效,明令禁止使用高压水枪、电子射枪等禁用工具或电、毒、炸等方式捕捞海产品。自此,用高压水枪捞沙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在高压水枪冲沙虫现象猖獗的时期,采用传统挖沙方式捕捉沙虫的渔民,每天的捕捞量下降到0.5公斤,而现在上升到了4公斤。”北海市人大监察和司法法律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条例的出台,让沙虫资源得到很好保护,也充实了渔民的钱包,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立法为人民、成果人民共享。几年来,北海立法成果更加突出引领“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理念,9部实体法的条款设计,在严格落实地方立法原则基础上,高度关切民生。北海完成《北海市红树林保护条例》一审,有力促进红树林科学保护,新增红树林面积公顷;《北海市矿产资源保护条例》开创广西设区市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先河,推动了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在北海加快建设;《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等3部法规相继施行,紧扣“一带一路”主题,“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为加快推进文化北海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