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东墙外原是太监驻地,郑和就在这儿上班

西城区东部有条恭俭胡同,南北走向,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景山后街;往东与地安门内大街平行,西侧不远就是北海北夹道儿。所谓北海夹道儿,就是由北海公园儿的东墙形成的。

据当地老人讲,解放前后,北海的围墙比较残破、很矮,可以轻松的翻墙而入、“逃票”游北海。您都知道,北海在过去是皇家禁苑,一墙之隔的恭俭胡同自然也是皇城的一部分,为“皇家用地”。不过住的可不是什么皇亲国戚,而是太监宿舍和办公室。明朝是宦官机构最为臃肿的时代,有时候听评书,一说某位大太监,叫“四十八处都总管”,其实哪儿有那么多?四十八处有点儿太夸张了,应为“四司八处”的讹传。因为明朝有四司、八处、十二监,称为内廷二十四衙门。其中有个内官监,就在如今的恭俭胡同。

《明史》记载:“内官监由掌印太监主管,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所属有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掌宫室、陵墓营造及铜锡妆奁、器用与冰窖等。”

也就是说皇室成员从出生、婚嫁、住房、出行、到去世、建陵、祭拜等等都离不开内官监,几乎涵盖了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倒不是说让内官监的太监们去接生、修坟、盖房子、送嫁妆,而是负责这些方面使用的材料和器具,说白了就是皇家内部生活材料的管理部门。您知道下西洋的郑和吧?他也是太监。郑和本姓马,在云南之战中被蓝玉、傅友德抓了俘虏,带到南京之后受了宫刑入宫服役。

后来又随蓝玉、傅友德奉命镇守北平府(今北京),当时北平为燕王的封地,郑和就进了燕王府当差。朱棣很喜欢他,准许他随便翻阅府上的藏书。后来在靖难之役中,郑和立下大功,才被朱棣赐姓郑,并升任他为内官监太监。后来永乐迁都,于景山之北、北海以东建造内官监衙署,因此郑和当年就是在恭俭胡同上班儿。

清代宦官机构有所精简,顺治时是十三衙门,保留了内官监,但改称宣徽院;康熙即位后裁撤,改设会稽司,属内务府。内官监虽然没了,但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称作内官监胡同,并作为一般太监的住所,相当于集体宿舍。您注意,叫内官监,很多人都在说内宫监,实际这是清末以后的讹传,后来又把内字去掉了,光绪年间称宫监胡同。

年进入中华民国,认为宫监二字不好听,就借谐音给美化了,改成恭俭胡同,取自“温良恭俭让”之传统五德,实际上究其根源,与恭敬勤俭没关系。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已经退位、但仍住在内廷的末代皇帝驱逐出宫。前清的太监们自然也就彻底失业了,绝大部分纷纷散去,有的回原籍,有的搬往别处。因为他们也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是太监,还住在这里比较容易暴露身份。

从那以后,这一带才逐渐形成平民居住区。但也依然有留住在恭俭胡同的宦官,据说到解放以后还能看到。听过一段相声界的往事,说某位相声名家在解放前撂地演出,有一天刚演完就下雨了,还没来得及收钱,观众都走了。应了相声行里那句话叫“刮风减半、下雨全完”,合着这一天没开张。要是就这么回家,晚饭都没着落。结果天公作美,走到北海夹道儿这块儿天晴了。

老先生一看过来过往的人不少,想着就地“画锅”演上几段挣点儿钱。来看的人还真不少,演完之后“打钱”,这个给两毛、那个给一毛……,有个人白白胖胖看着像老太太,听得高兴就顺手给了两块大洋。要知道,以当时的物价,两块钱能买两袋白面,够一家人个把月的。老先生很感动,连鞠躬带作揖,还说了句:“您长得这么富态,一看就是善人。”万没想到这句话犯了忌讳,这位抡圆了给老先生一个大嘴巴,把钱也抢回去了。您能猜到为什么吧?这位正是住在恭俭胡同的前清太监,善人不就等于“骟人”吗?他能爱听才怪?这就是老先生不了解情况,闹了误会,没挣着钱还挨顿打。话说当年的内官监占地不小,除了恭俭胡同,与之相交的磨盘院胡同、米粮库胡同、油漆作胡同、西楼巷,胡同南口的大、小石作胡同,以及西侧的恭俭一巷至五巷,都是内官监的地盘儿。

恭俭一巷到五巷,是恭俭胡同西侧析出的几条小胡同。自北向南第一条即恭俭一巷,明朝时内官监衙署就在这儿,后因胡同里有口四眼井,就改称四眼井胡同,年更名为恭俭一巷,二巷到五巷也是这年定的名。而米粮库胡同原本是内官监米盐库所在地,后讹传为“米粮库”;

油漆作胡同和大小石作胡同自然就是内官监所掌油漆作坊与石作坊;西楼巷是因胡同东口有雁翅楼、又位于地安门西侧而得名,原称地安门西夹道儿,后来修平安大道时被拆除了;还有磨盘院胡同,因原来院子里有个大磨盘而得名,解放后办事处的服装加工部在这里。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