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英雄的力量致敬最美搜救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近日,交通运输部举办第二届“最美搜救人”视频报告会,一批扎根基层、不忘初心的海上搜救英雄脱颖而出,被授予“最美搜救人”和“最美搜救人提名奖”。他们在危难时刻撑起生的希望,用平凡之躯守护一方海域安澜,由他们组成的英雄群像,将成为激励广大海上搜救人接续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新篇章的前进力量。

这是专业的力量。

调整航向、船位,释放吊篮......

“报告船长,9名船员成功获救!”

北海救助局船长高歌这位经验丰富的“舵手”,操控着“北海救”轮,在超强台风“利奇马”掀起的惊涛骇浪中,成功救助了有翻沉危险的“颢达16”轮。

“15个小时,人获救。”南征北战的烟台打捞局“德渝”轮领命出征,作为“北游25”轮搜救行动中的主力船舶,成功刷新了中国救捞单次救助人数最多的记录。

在离高歌和“德渝”轮驻地千里之遥的文昌市青澜港航道外海域,滩浅浪急、礁石密布。高位搁浅的“新远油11”轮极易坐底,进而导致船上90吨燃油泄漏,救助难度不亚于“虎口拔牙”。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kW远洋救助船,“南海救”轮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完成了救助任务。

无论是寂静幽暗的翻扣船,还是在急流中翻滚的直升机残骸,东海救助局厦门救助基地潜水员陈燕武时刻与危险相伴。为此,爱钻研的他先后研发出“改进型密闭空间救援潜水装具”“多用途救援搜寻钩”和“翻扣船生命气源供气救援装置”等,为水下救援装备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样在东海之上。年8月20日,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万秋雯首批抵达“隆庆1号”轮碰撞事故现场,转运伤员、运送物资和人员,为这场救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目前,万秋雯已获得中国民航SK-76D机型型别教员等级,并通过系统内搜救教员技术考核评审,成为系统内第一代具有飞行教员资格的女飞行员。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既需要英勇无畏的气概,也需要精准科学的施策。

在国际海上搜救领域,有一支闻名遐迩的科研团队,那就是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数值模拟室。他们自主研发的“国家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将预测服务时间由过去的几个小时,提升到几分钟,在多次重大海上事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国家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是自然资源部搜救领域全国统一业务平台,用户包括各海上搜救中心、应急救援响应中心、救助局、打捞局、海事以及东盟国家等余个专业单位以及余个普通用户,每年服务近千次。

“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工作14载,烟台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鉴定科科长尹晓楠始终冲锋在海事鉴定技术和水上溢油应急一线,肩负着海事鉴定的重任。

立足海事执法需求,尹晓楠凭着“创新之刃”攻克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多项海事鉴定技术空白,使溢油鉴别速度比现行国家标准提高1至2倍。

从业至今,尹晓楠先后为发生在渤海、成山头、青岛等地的多起溢油事故和近起船舶碰撞事故处理,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科学证据。这位海事巾帼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继续带领13名业务骨干攻坚克难,将“尹晓楠溢油应急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彰显我国海事溢油应急力量的“新名片”。

这是责任的力量。

辖区万平方公里,面积大、距离远、海况复杂、险情多发、深远海搜救力量薄弱......三沙海事局(三沙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办公室,下同)积极履行国际公约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大力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主动扛起了辽阔南海的搜救重任:克服高热、高盐环境,设立岛礁应急值班站点;构筑海事、军、警、政、民等力量共同参与的海上搜救格局;建立搜救船舶数据库和海上搜救专家库。

一项项举措不断提升三沙海事局海上应急处置效能,初步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深远海的海上搜救体系,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全力搜救在南海遇险的国际船舶和船员,有效维护南海国际航行船舶安全,彰显了我国在南海海上人命救助的责任和担当。

“洱海水域,一架执行森林灭火任务的直升机坠落,请立即救援!”年5月10日上午10时20分,大理洱海搜救中心闻令而动,正在洱海水域巡航的“云海巡39号”立即前往事发水域参加搜救。

在“云海巡39号”“云海巡36号”这两艘船上,大理洱海搜救中心搜救人员通宵达旦,他们打捞遇难人员、飞机残骸和“黑匣子”,清理水域溢油,历经8天7夜成功完成搜救处置任务,洱海又恢复了往昔的清波荡漾。

处置走锚、断缆等险情10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人,协调拖轮将偏远海岛患病老人送医。4天4夜未曾休息的郭建红眼睛通红。

舟山沈家门是我国最大的渔港和海水产品的集散地。年7月25日,第6号台风“烟花”正面“突袭”,有恰逢天文大潮汛,“风、雨、潮”三碰头,沈家门海域防抗台任务异常艰巨。作为沈家门海事处副处长,郭建红连续几天坚守在海事处值班室,高频点验、电话提醒、盯屏值守,为守护海上航行安全、助力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海上应急保障。

“19艘船舶,2架飞行器(包括1架直升机、1架无人机),8台救护车辆,余人。”年7月26日,全国首个石油平台海域通航安全风险防范演习在渤海曹妃甸水域举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承办了此次演习,公司作业协调部参演5艘船舶成功完成溢油围控回收、消防、拖带和平台撤离等科目任务。

年至今,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作业协调部对外救助共计42起,救助人员35人,用实际行动扛起了央企的社会责任。

这是无畏的力量。

“要快!时间就是生命!”

年10月,秋汛刚过的汉江航道恢复单边通航,因封航等待多日的载货船舶项背相望、逆流而上。突然,视频监控显示,一艘满载石料的船舶突然停在了桥孔中间,不仅危及船队安全,还会危及下游两座桥梁以及多艘趸船的安全。

武汉市水路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一大队队长胡国强立即带队赶到处置现场。此刻,这艘失去动力的船舶向后急退,其后正紧跟着6艘船舶,形势凶险万分!

“队长,救援船马力不够,我们叫不叫支援?”

“来不及了,我们先上去!”

危急时刻,胡国强一边指挥两艘救援船迅速调准船位,开足马力向遇险船舶迎了上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较量,胡国强和救援队员们成功将“脱缰的野马”控制在江汉桥上游1米处的缓流处抛锚。

年8月,台风裹挟着一艘福建籍渔船疯狂地撞击着玉环市大麦屿码头的外壁。持续几个小时的撞击,20多米长的防护栏被撞碎、掀起,渔船同样受损严重,船上的22名船员急需紧急转移。

玉环市海韵志愿救援队5名队员,他们顶着最高16级的大风,抓住渔船碰撞码头的间隙,冒着被碎片击中的风险,连续抛绳22次,将被困船员逐一成功营救上岸。

年8月18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肆虐乐山,迎着洪魔的叫嚣,乐山市港航中心水上救援人员无惧无畏,冲向与“洪魔”战斗的第一线!

中心负责人刘敏率队强渡大渡河,成为第一支到达现场的救援队伍。中心船长毛毅操控的冲锋舟被杂物缠绕,瞬间失去动力并腾空“调头”近度,他差点被甩出船外,落入滔滔洪水。

指挥救援、调派船舶、运送群众……在这场防汛大考中,乐山市港航中心救援人员立下“生死状”,把肩头当作群众转移的脚垫,把臂弯化为群众依靠的港湾,熬红了双眼,泡白了双脚,最终创造了名受困群众“零伤亡”“一个也没有少”的救援奇迹。

在黄埔海关缉私局海上缉私处一中队一级警长陈伟勇的从警生涯中,险情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

年5月28日晚,一艘涉嫌走私、企图逃脱追捕的“三无”大马力快艇(俗称“大飞”)油料耗尽,3名船员在虎门大桥下约米水域跳船逃逸,此处水流湍急,暗潮涌动,过往船只十分密集。航道危急!船员生命危急!

陈伟勇当机立判,立刻跳帮至失控的“大飞”上控制船舶,并组织对落水人员展开施救。在和死神赛跑的短短20分钟里,他们成功救起了3名生命危在旦夕的落水人员。

像陈伟勇一样,无惧无畏守护水域安澜的还有武汉港区海事处。

年7月12日,长江1号洪峰即将通过武汉!

“护闸口就是上战场!我是党支部书记,这个头我必须带,我的脚步不能停!”瓢泼大雨中,面对持续高涨的江水,武汉港区海事处党支部书记高曦不顾腰痛,带领干部职工装起一个个沙袋,在洪水凶猛处再次筑高闸口堤坝。

“98抗洪我是被守护的一代,现在我也要为守护武汉出一份力!”武桥大队副队长陈晶时刻坚守一线,随时核查需要下行过桥船舶的实际水上高度,确保船舶安全平稳驶过桥区。

面对特大洪水,武汉港区海事人临危不惧,克服办公区断水、断电、断网等困难,连续奋战61个日夜,确保桥区水域安全,在洪峰浪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展现新时期“大桥首站”风采的一个缩影。

这是奉献的力量。

“‘宁化’轮,请立即改变航向。‘光汇’轮货物转驳救助作业需要支援!”年6月5日,招商南油所属“宁化”轮在上海驶向青岛的航次途中接到救助指令。

这次救助风险高,事故船所装甲基叔丁基醚闪点低,稍有不慎即会发生火灾;同时,“宁化”轮如参与救援,运输延迟可能面临索赔。

险情就是命令,没有过多的衡量,招商南油“宁化”轮很快赶赴事故现场。历经十多天的现场施救,在全面的预案和专业的措施下圆满完成了救助任务。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奉献的力量暖人心。

年7月20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洪灾。厦门市曙光救援队第一时间协调集结了邯郸、永清、常州、淮南等17支曙光队伍、余人,在队长王刚的带领下,连夜奔赴灾区。

曙光同盟救援小组携带车辆51辆,救援船艇34艘,及水域装备、救援装备、医疗装备抵达河南,援助现场其他队伍冲锋船艇6艘、船用发动机6台、发电机7合、应急电源9个。短短9天,曙光救援小组共转移受灾群众人,给32个受灾村庄带来了照明。

“壮阔的大海,就是我们志愿服务的舞台!”成立于年的上海海上搜救志愿者总队,与厦门市曙光救援队同样属于国内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一员。

他们都有自己的职业,医生、教师、律师、船员、警察......但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投身水上搜救行业。成立多年来,上海海上搜救志愿者总队建立起救援行动组、潜水救援组、心理支援组、应急医疗组、语言翻译组、法律咨询组等立体化救援体系,并对志愿者服务情况开展“五星”级认证,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小时,为保障上海城市安全添砖加瓦,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5个服务站点,48艘志愿船舶,余名志愿者。”在货物吞吐量达万吨的潍坊港,活跃着另一支久负盛名的社会救助力量——潍坊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队。在日常繁忙的海上搜救应急间隙,他们还专注于向社会各界提供水上安全知识宣讲。

目前,潍坊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水上安全进校园”“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航运企业”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邀请水上救援、急救、心理等各领域专业志愿者进入学校、企业、渔村等,00余名小学生、余名渔民船员接受了防溺水和涉水应急安全知识教育,海上搜救志愿服务由一线延伸到全社会。潍坊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为海上交通安全、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专业、责任、无畏、奉献......这就是“最美搜救人”所散发的光辉品质。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语言,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大力弘扬“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的海上搜救精神,不断丰富着“惠海泽航、人本至善”的搜救精神图谱,必将激励更多搜救人建功新时代,推动我国海上搜救事业破浪向前!

中国交通广播:高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