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海之约百位名作家写北海北海老城

谭瑞军摄

北海老城

◎王晋军

上世纪80年代我来广西友谊关、龙州、靖西、那坡等边境一线地域采访,就耳闻过大名鼎鼎的北海老城。可惜当时采访任务繁忙,抽不出时间来北海。几十年后,终于等来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辛丑年国庆节前夕,参加“向海之约”百位名作家北海行,有幸来到“合浦珠还”发生地采风,有感而赋:地凭珠彩耀千年,名因蚌赋天下传。珠还合浦蕴意深,合浦珠还史无前。锚定贝池仙境在,使命如砥肩上担。一带一路乾坤大,向海之约铸新篇。

采风的作家来到位于珠海中路号的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该馆在梳理北海老城的历史脉络中,精彩重现老城昔日繁华景象,形象展示老城独具特色的历史遗存,深度挖掘老城精神文化内涵,全方位展示出这座中西合璧滨海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我注意了三个时间轴点:多年前北海合浦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年北海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年北海名列当代中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

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图片来源网络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千里,武帝六年以为儋耳、珠崖郡”“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五月,有都元国……自黄支国行船约八个月,到宗:再行船约二月,到日南象林交界。黄支国南面,有程不国……”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记载。为何会有丝绸之路?按照古代说法“先有珠,再有丝,而后有路”,即先有合浦珍珠,才引来中原丝绸,之后才有了通往各国的丝绸之路。“海上丝路”始发港历史地位,对于北海来说亟为重要,它可以丰富北海文化内涵,提高北海文化品位和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北海旅游、经贸的兴旺发展。

百年老街。谭瑞军摄

老城是北海的“发源地”,由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三条街道组合而成。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街区珠海路,街道两侧有岭南直线距离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骑楼建筑,被誉为“近代建筑年鉴”,蕴涵了一个开放百年港口城市地方文化之精髓,现为4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其先后荣获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贡献奖、第一批北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五批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西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十佳夜游文化街区”等名誉称号。自北海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老街知名度不断升温,吸引更多影视剧组前来选景拍摄,同时吸引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慕名前来考察、游览,为老城增添了新名声新人气。

当年西风东渐,北海是被坚船利炮最早打开的商埠和基督教登陆点。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北海被迫成为对外通商口岸,西方国家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开办的还有教堂、医院、银行、学校、电报公司、轮船公司、北海关大楼、大清邮政北海分局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货物从北海港进出口,北海遂成为中国南方重要对外商贸港口,临海而兴的北海老城是那个时期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老街上的建筑不仅具有西方建筑韵味,还兼有中国南方骑楼建筑特色。骑楼建筑最精彩部分要数女儿墙了,其下部的长方形构图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匾额,这在西洋建筑里难觅其踪。建筑屋顶正中最高处都安置有“生龙活凤”,以呈吉祥。而骑楼上部“天目”精华之“空”与“圆”,无不展现出天地和合的中华文明精髓。

遥想当年,渔民出海打鱼,商贾岸上经商,日出日落,忙碌劳作,幢幢楼宇拔地而起,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因贸易红火让一条老街应运而生。码头、埠头成为商铺面海的大门,成就老街风华岁月的光彩与荣耀。商家店铺鳞次栉比,绸缎绫罗铺、干鲜海货铺、渔用专品铺……酒肆飘香、旅舍林立,众多老字号向海而生,顽强成长。“选办环球货品,经营世界匹头”,是20世纪20年代末,东华公司大门前张贴的一副对联,从中不难看到商家在经营上的气魄和胆略,这正是“开埠第一城”“百年西洋街”的真实写照。

沙脊街。吴志光摄

我徜徉在有着多年历史的沙脊街上,这里曾是北海最负盛名、最有风情、最喧嚣繁忙的街市,也是北海最早的街市,因而又被誉为“北海第一街”。沙脊街始于清道光元年,全街长多米,东西走向,路面皆为花岗石条或其他石条铺砌,因建在形呈脊椎隆起之沙带上故而得名。街上南北相向的店铺全为一层或两层建筑,临街立面除墙柱外都为木板结构,伸出的1米瓦檐起遮阳避雨作用,保持了我国南方商居两用建筑的传统形式。北海四大名楼之一的宜仙楼也矗立此街,共6开间,依次为糖果店、酒楼、旅店,据说这是当年北海最著名的酒楼。还有诸多草堂、杂货店、酒坊等老字号店铺,让我美美地了解感受老城昔时的繁华风貌。

站在老街,必须对独特的骑楼建筑留下深刻印象。老街的主要特点是“中西合璧”。别具一格在哪里?就在骑楼。我看到,房屋在自家门前都留出一段廊柱式人行过道,这种走廊高4米、宽3米,走廊上方楼层犹如“骑”在一楼之上,故称“骑楼”。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利展示橱窗广告、招徕店家生意,一栋栋这样的骑楼建筑连在一起,就在道路两旁形成了一条既便于顾客观赏、购物,又能遮阳挡雨的长廊。与闽粤一带骑楼相比,北海骑楼轻繁琐雕饰,更注重简洁明快;所有骑楼建筑临街墙面,全用白色纸筋灰披抹,整个建筑群愈显洁白典雅。

骑楼绿廊。吴志光摄

相传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大师齐白石云游至北海,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得沙脊街字画店店主援手,顿生好感,便找家旅店住了下来,天天畅饮宜仙楼、时时品尝海鲜及风味小吃,还随店主到海边垂钓,临别时赠给店主一幅《钓趣》,成为传家之宝。现有雕塑以齐白石篆刻印石为造型,立面刻有大师云游广西时自画像《白石草衣像》《天涯亭过客》,真切表达了大师当年云游广西时的心境,尤其在北海老街“耍”的快活啊。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逛老街后评价说“珠海路老街与新加坡牛车水等国宝级老街可谓一模一样”。而英国建筑学家白德瑞则表示“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对北海,而且对华南、全中国甚至世界都有意义”。

老街雕塑。图片来源网络

在老街,我还观赏到一组叫“疍家女”的情景雕塑:一位短衣打扮身材的疍家少女,右手提一条鱼,左手扶着疍家帽檐,正抬头东望。她应该是赶海归来,从她的脸上,可以领略到收获的无限喜悦。我发现,疍家少女坐的还是西式长椅。细细思量,这不仅真实地再现当年北海中西文化交融的生活场景,还体现出北海人接受新事物的大度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无独有偶,医院首次举行圣诞庆典,医生和护士挨着病房给病友派发礼物。一位“大鼻子”调放留声机,许多当地“鱼仔”对外来新鲜事物好奇围观,凑上耳朵聆听“魔盒唱歌”,充满情趣。是啊,中西文化融合,在“无声”和“有声”中悄然进行。

老街里流传延续的民间文化与这座城市一样古老,街上老戏台是当地居民娱乐的重要场所,居民往往在岁时年节以多种形式娱乐,特别是请戏班演戏唱和。每年正月抬华光神像巡游街巷、清明踏青祭祖、端午赛龙舟、中元节孟兰会、腊月三婆(妈祖)庙祭典、通衢赛会等,举行时都如同盛大节日一般,观者如潮,场面空前。平时,相熟老街坊之间经常琴瑟相聚,过把戏瘾。实施旅游步行街管理后,老街的景点建设、业态发展、客流量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商铺数量也迅猛增加,截至年7月,老城景区入驻商家达家,老城一直致力于鼓励培育多元业态,特别是各种文化休闲业态,从而使老城文化商业价值和文化品位大大提升。

老街百家宴。李君光摄

老街不长,岁月很远,点点滴滴,凝固历史,它们构成老街一道道特殊风景线。北海绝不是一个缺乏文化内涵的地方,更不是一个没有历史品味的城郭。我要说,老街最大特点就是“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文化生活中西融合”。经过岁月洗礼,越发散射出迷人光芒。老城就是北海的发祥源,就是北海历史文化的承载地,没有魅力老城,就一定没有今天的魅力北海。

作者简介

王晋军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报》高级记者,新闻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悉尼奥运会、盐湖城冬奥会、北京奥运会专栏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出版多部著作,散发各类文字作品万字,摄影作品多幅。

▍来源:北海日报

▍图片: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