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口东岔、西岔胡同的中心广场改造后亮相,巍峨白塔和古朴胡同都成为走红的游客打卡地。
巍峨的白塔,古朴的胡同,“蔚蓝一角,不异长空”。在岁的妙应寺(俗称白塔寺)白塔重新向公众开放近一个月后,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又多了一处打卡地。
“红墙映白塔”。白塔寺街区的瑰宝,可不止白塔,还有更新的胡同、共享的空间、重塑的邻里关系。作为北京老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过去6年来,白塔寺街区以“白塔寺再生计划”为蓝图,走出了一条微循环、微更新的保护之路,成为北京老城保护与街区治理的一个缩影。
鲁迅博物馆门前整洁有序,吸引了年轻人合影留念。
巍峨白塔古朴胡同引游客打卡
历经修缮古老白塔展露新颜
北京有两座赫赫有名的白塔。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是“小白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妙应寺内的是“大白塔”,始建于至元八年()。当元朝首都——大都雄踞北京时,高约51米的白塔是城中最高的建筑,有“金城玉塔”之美誉,被称“制度之巧,古今罕有”。
作为现存元大都最重要的文化古迹,白塔寺在它落成后的漫长岁月中,默默伴随着北京这座古都的演变兴替,自身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经了数次修缮。最近的一次修缮启动于年6月,遵循不改变原状、最低限度干预、最大程度保护的原则,对白塔寺中路文物建筑进行了修缮。
年6月10日,岁的白塔以新的身姿重归人们的视线。重新开放的白塔寺迅速走红,仅6月10日开放首日便迎来了余位游客,年轻人拿着手机拍照留影,久久不愿离去。
街区提升留下乡愁改善生活
同样走红的,还有周边的老胡同。紧挨着白塔寺、今天正式亮相的宫门口东岔、宫门口西岔,就是其中的两条。米长的胡同,青瓦灰墙的外立面恢复了;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得平整了;蜘蛛网般的电线全部入了地;还有改造后新增的微型中心广场,正好可东望白塔。
“不同于以往胡同改造只在‘洗脸’,宫门口东岔、西岔胡同保护更新注重的是全面提升街区品质。”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新鹏说,在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中,为留下老居民的乡愁,采取了“一户一策、和而不同”的原则,居民院落中有保存价值的老墙、老门都被保留了下来,街边商铺则允许商户在保护建筑肌理的同时做适度改变。
与此同时,改造的视角也从重视物质空间环境改善到全面